网站运营不能一刀切,web1.0与web2.0有区别「社区运营入门系列②」

 “ web1.0是网站工做人员贡献内容。Web2.0是网站用户贡献内容。”
  上篇我码了近2000字,才引出了这两句话拢共18个字的定义,可能引发了部分围观群众头重脚轻的眩晕感,这篇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个定义是否是废话,到底对运营有什么用?
 
  Web1.0和web2.0不是泾渭分明的,不少网站都包含了这两种形态。
  例如门户类网站,有内容频道的部分,属于web1.0;论坛、博客等社区产品的部分,属于web2.0。51CTO就是包括了技术频道和社区两大部分。
  再如电子商务网站,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其实也包含着两种形态。按咱们的定义来看,由企业自行发布商品的网站属于web1.0形态(如凡客、京东、卓越、当当等),由用户发布商品的网站属于web2.0形态(如阿里巴巴、淘宝等)。
 
  web1.0是网站工做人员贡献内容。重点在“网站工做人员”,内容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网站工做人员(这个角色特指web1.0部分的工做人员,也就是一般意义的网站编辑,但编辑这个职责已经不限于web1.0了,这在后面会谈及)。
  提高web1.0产品的人气,途径比较单纯,就是经过工做人员来直接提高内容质量,一般包括:密切关注读者需求、重视原创内容(记者撰写/专家撰稿)、主动策划新闻/话题、对热门新闻/话题的策划包装等。web1.0内容贡献者的角色很单一,就是“工做人员”,即web1.0的记者编辑们,他们是经过选拔后担任各自岗位的,具有专业能力。
 
  Web2.0是网站用户贡献内容。“网站用户”即网站的目标人群,依据网站的战略目标而定(同一网站若是在发展中调整了战略定位,目标人群的范围也会相应调整)。网站用户与工做人员的根本不一样在于,他们是不拿工资的,那他们凭什么无偿贡献内容?这正是web2.0颠覆性的魅力所在。君欲取之,必先予之。Web2.0产品必须先知足了用户的需求,才有可能令他们源源不断的无偿提供内容。提高web2.0产品的人气,途径就不那么单纯了,用一句很饶舌的话来讲,就是“须要持续不断地知足多种类别的目标用户的复杂多变的需求”。
  因而可知,web2.0内容贡献者的角色是多样化的,令很复杂的人群提供尽量多的尽量符合网站需求的优质内容,这就是web2.0从业人员的职责所在了。
 
   Web1.0重在内容,web2.0重在平台。在网站运营中,两者的侧重点应有显著的区别,若是用web1.0的思惟来运营web2.0产品,每每容易事必躬亲,陷入本身造内容、忽略群众的力量的怪圈,把2.0形态的产品又作成了1.0的本质。
  举个例子,我浏览某个论坛的时候,若是发现管理员异常活跃,全部的精华帖几乎都是出自同一ID,回帖率占了大半以上。那这个论坛就是在用1.0的思惟作2.0的产品,久而久之注定失败。 (有人可能会问,新论坛不这么作还能怎么作呢?我认为即使是个新论坛,也不该该如此运营,这涉及到运营的细节问题了,咱们在这个系列的后面会聊到)。
 
谢谢你们在博文中的留言交流,我会选一些放在后面的文章中进行交流。
交流环节:
 
六楼KN:1.0的运营模式应该是如何把最好的内容展现给用户,2.0应该考虑如何更好的把用户的内容展现给你们。个人理解2.0其实很简单,咱们只为用户提供或展现一个平台。具体画板上的图画由用户本身来决定。
小废:基本上我认为“展现好内容”这个观点是没有错的,但首先要在“有好内容”的前提下。1.0展现好内容,可以利于阅读,从而吸引用户。2.0展现好内容,除了有这个效果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做者——也就是用户——的创做热情,从而引起更多好内容的产生。
    的确,2.0就是提供平台的,平台不只仅是产品形态(硬件),还包括运营和服务(软件)。咱们会发现,即使是彻底相同硬件平台,人气也会不同,最典型的就是discuz论坛平台,被成千上万的站长用着,效果倒是千差万别。它们惟一不一样的是软件,这个软件就是运营。
 
 
 10楼星月:网站的运营、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网站的运营者和网站运营人员这块,我有点小糊涂,可否再明晰一些哦?
小废:网站运营和互联网公司运营,在第一篇里说得仍是比较清楚的,互联网公司也是公司,它的运营会包括公司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销售、行政管理等内容,而运营网站是不须要考虑这些的。“网站的运营者和网站运营人员”,这并非两个概念,不管是这个网站的全部者仍是工做人员,只要他的工做角色是运营,就是同样的性质。
 
纲爷在相声里说:“我今年都三十二了,我连一任总统都没作过呀!”当总统,说实在的是难点儿,但我们能够有当总统的感受,您来当一回社区管理员就成。社区运营是网站运营的一部分,也是我这个系列主要但愿讨论和分享的内容,两篇定义阐述事后,咱们将要进入正题,预告:《社区如社会,管理员如总统》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