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与CD之Docker上安装Jenkins

一.CI,CD,Jenkins的介绍

CI: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称 CI),在传统的软件开发环境中,有集成,可是没有持续集成这种说法,长时间的分支与主干脱离,致使分支与主干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在集成代码的时候可能须要花费数小时更久的时间来修复代码,以便最终将代码集成主干(俗称"集成地狱"或"集成灾难");而CI旨在鼓励团队成员进行频繁集成(例如每小时或至少天天一次来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经过自动检测、拉取、构建和(在大多数状况下)进行单元测试的过程,来保障代码的质量能够进行下一步的使用,这也是持续集成的目的,CI是属于开发人员的自动化流程。
 
CD: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和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这里查阅了一些资料,并简单总结了一下:
  
  1.持续交付意味着全部的变动均可以随时交付生产使用,强调的是一种可交付的能力

  2.持续部署意味着全部被发现的release candidate 而且经过全部质量测试的变动都会被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强调的是一种方式docker

 

Jenkins:Jenkins是开源CI&CD软件领导者,并拥有众多插件来支持它用于持续、自动的构建/测试软件项目、监控外部任务的运行
 

二.在docker上安装Jenkins

选择jenkins的镜像文件,这里推荐使用jenkinsci/blueocean,该镜像包含当前的长期支持 (LTS) 的Jenkins版本 (能够投入使用) ,捆绑了全部Blue Ocean插件和功能。这意味着你不须要单独安装Blue Ocean插件,镜像地址: https://hub.docker.com/r/jenkinsci/blueocean/

docker run \
  -u root \
  --rm \
  -d \
  -p 8083:8080 \
  -p 50000:50000 \
  -v /data/jenkins:/var/jenkins_home \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
  jenkinsci/blueocean

参数说明:

--rm 关闭时自动删除Docker容器(下图为实例)。若是您须要退出Jenkins,这能够保持整洁;
-d 在后台运行容器;
-p 映射容器服务的8080端口到宿主机的8090(个人8080已经被Apollo占用,因此改成8083,没被占用的能够不用改,发现不少工具都喜欢用8080端口,好比:Apollo,SkyWalking,还有这里的Jenkins等)端 口,下面的50000也是同样,将容器的端口50000 映射到主机上的端口50000;
-v 这里是将本机的“/data/jenkins”目录挂载到容器中的/var/jenkins_home中,做为jenkins的存储目录;/var/run/docker.sock 表示Docker守护程序经过其监听的基于Unix的套接字。该映射容许jenkinsci/blueocean 容器与Docker守护进程通讯。
jenkinsci/blueocean 是镜像名称
 
docker run的时候,若是镜像文件不存在,则会先自动拉取该镜像,而后再启动容器,经过下图能够看到有提示说明本地不存在该镜像,而后自动拉取的过程

等待安装完成以后,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部署的机器ip:8083 (没改的话默认8080),就能够看到Jenkins的界面

 

而后经过如下命令访问Jenkins控制台日志,复制出密码(在两组星号之间的就是生成好的管理员密码)如图
docker logs <CONTAINER ID>

 

复制出密码后,按照页面的提示,粘贴过去,点击继续就进入下一步骤了

这里点击安装推荐的插件,而后等待安装完成
 
插件安装完成后,可根据提示建立用户或者继续使用admin,后面默认点击保存并完成,就能够进入Jenkins的首页了

到这里,Jenkins部署流程就已经结束了,再分享两个可能用到的命令:

1.访问Jenkins / Blue Ocean Docker容器

docker exec -it <CONTAINER ID> bash

2.访问Jenkins控制台日志浏览器

docker logs <CONTAINER ID> 
上面获取管理员密码就是就是用的这个命令,部署下来还挺快的,你们动手试试吧!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