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果移动老甘:移动互联网变迁中的App和小程序

2018 年 10 月13 日,由又拍云和知晓云联合主办的 Open Talk 丨2018 小程序开发者沙龙系列活动广州站拉开帷幕,甘果移动的 CEO 路文杰(老甘)在沙龙上作了《移动互联网变迁中的 App和小程序》的分享。“2018 小程序开发者沙龙”是又拍云 Open Talk 继“2018 音视频技术沙龙”后推出的重磅活动,与大部分偏重营销、流量的小程序活动不一样,本系列活动更热衷于分享小程序开发过程的种种有趣经历和有益的经验。html

路文杰(老甘) 甘果移动创始人&CEO,珠三角技术沙龙 Techparty 主席,广州科技创业 & 技术社区积极推进者,在电商技术、移动互联网和团队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node

如下是分享内容:程序员

 

我主要是讲三个部分:小程序

  • 除了原生 APP 以外还有什么
  • 微信小程序现状
  • 将来

 

除了原生 APP 还有什么?

目前在 Mobile Web(HTML5)方面,比较多的是公众号,前两年小程序没推出的时候数量更多,主要是一些宣传类、订餐、电商的 H5。电商类的例若有赞,早期的版本基本上所有只针对公众号,整个微信生态带动了 H5 的发展。微信小程序

React Native 是用 JS 和 React JS 来写成原生类的代码,发布有 2-3 年,开始的时候你们很热爱,由于终于有一套代码是 Android 和 iOS 的平台通用的。但通过个人体验它还不如纯粹混合式的原生加 JS 体验好。React Native 作了 JS 到原生的编译,在编译过程当中,兼容性上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 iOS 和 Android 版本的升级,甚至在一些本地资源的调用方面也出现问题。前几个月 Airbnb 技术团队宣布放弃使用 React Native,因此它的处境如今有一点尴尬。小程序类包括微信小程序从技术的角度看和 Reart Native 差很少,可是微信小程序有很是好的安装量,并且微信小程序的兼容度比它要好不少。由于它要写不少原生代码,好比调用一些底层接口等,不只要写 JS,还要写 iOS 和 Android 的代码,原本 1 个程序员搞定两个平台的事,最后发现这个东西须要 3 个程序员。浏览器

 

阿里开源的 WeeX 和 React Native 算是殊途同归,它只是在一些 JS 的代码方式不同。WeeX 去年加入了 Apache 的基金会,如今更新速度还行,可是不少人使用了以后发现坑也很多。WeeX 在阿里内部应用得比较多,由于电商更新的密度很是大,因此在内部用还好。如今开源以后,它和 React Native 都还在维护,但将来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它们想从 1.0 到 2.0,但其实目前能够理解成只有 1.5 的版本,想兼容旧的东西,但又想去用一些新的方法实现,基本上会碰到不少的坑。微信

 

轻应用是 Android 联盟作的,有小米、oppo 和华为等,是纯 Android 系的。它在 Android 的一些商店和平台里面有应用,但其实只是减小了一点点的工做量,显得比 App 稍轻之外,没有办法跨平台,等于最终变成 Android 的各个厂家作了一个 Android 的联盟,可是整个移动互联网 iPhone 的占有率是很是高的,目前的处境也比较尴尬。工具

 

支付宝小程序已经对外正式发布了,如今基本上论生态、整个环境和“微信小程序”是比较像的,只是它毕竟是一个后来者,国内对它的需求还比较少。一些政务、支付宝强相关产品如“携程旅行”可能会作支付宝的小程序,但普通创业类的产品不多去作支付宝小程序,由于整个的支付宝偏生活类,好比去挂号、点餐、购物可能比较适合,基本上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可以站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去作,可是这一块也存在很大的变数,目前支付宝小程序的开发者不多,由于它生态都尚未造成。布局

 

PWA 是由谷歌主导的,我认为 PWA 以及 HTTP/2.0 多是将来的趋势,由于它可以真正实如今浏览器里像打开原生 App 同样打开纯 JS 纯网页的应用。它不会和微信有不少的绑定,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从国际化的趋势来讲确定是 PWA。国内微信在整个移动端构建了一个国中国,微信自己有很大的流量以及感染力,可是 PWA 作了一个更开放的标准,若是你要开发一个小程序你会受限制于不少的微信条款,可是从最先的传统互联网,包括 Web1.0、Web 2.0,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因此我想是之后让更多的开发者、创业者、企业有更多的选择,PWA 至少在将来 3-4 年左右有很是可期的将来,他的标准如今在一些测试版本能够体验到。测试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从预热到真正发布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这两年发展很是快,小程序和小游戏都很是火,吸引了不少的投资。半年前你们拼命把原来不少 H5 或者更复杂的游戏作成了小游戏,他们的导量都仍是挺好的,但发展过程仍是有不少的问题。

△ 小游戏——跳一跳

如今小程序的热度基本上回归正常,小游戏还处在比较热的阶段,其实小游戏的存活机率是很是低的,一个新的平台出来想去弯道超车,抢占风口,可是若是以前积累的经验不够或者没有游戏行业的经验,想弯道超车仍是比较难的。搜索整个小游戏,能够发现里面大部分是猜歌名、拼图、生肖等,国内确实有不少3、4、五线的城市的人须要一些很简单的小游戏来消遣,但这类游戏很难持续,特别如今有不少的小游戏是拿国外的游戏改一改,十几款相似的小游戏就上线了,因此小游戏整体是偏热的。

不少人说小程序是”用完就走“,但怎么在微信里找到本身想要的小程序呢?若是不是经常使用的小程序仍是挺复杂的,须要去搜索寻找。有一些小程序有线下的二维码,可是更多的小程序是纯线上的,好比经过微信群或者二维码去传播,那么你的产品或小程序如何去吸引用户呢?好比他只是要投个票,投完票就走了,不少用户都不知道投票小程序是谁作的,固然这也是小程序的优点,对用户进行很是小的干扰,可是也意味着你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更多的用户把你的小程序收藏起来使用。这半年以来不少原来作移动互联网的人,开始围绕小程序作不少工具,这块最终仍是要回到产品的本质。

创业公司试错是能够用小程序,可是上了规模后不建议使用小程序,由于会有不少政策风险,好比牵扯到恶意的转发或者发布比较敏感的内容,随时都会被下架,微信小程序的下架门槛很是低。目前不少小程序,实际上是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行扩展,或者原来有电商平台,好比有赞原来 H5 作的很是好,作小程序版本对于他们这个体量的企业是很容易作到的,但若是你想得到更多的用户以及更大规模的时候,仍是要作 H5 的或者 App 的版本。

虽然如今小游戏还很热,动不动不少创业团队就拿到投资了,可是整个小游戏行业的存活以及用户在过了新鲜感以后的沉淀仍是不太乐观的,因此一会儿出来几百个小游戏的公司,可是这种确定最终要回归到小游戏自己,或者小程序中自己去产生的价值。

有些小程序只是来引导和跟风,像当时的 H5 有“ 2048 ”、围住神经猫等,基本上火了不到三个月,咱们叫现象级传播类的小游戏和小程序,这种是不持续的,用户量上的快,掉的也快,咱们要从更长期的角度去看这个产品自己,传播类或诱导分享,不可持续。

你们都须要比较理性去对待包括小程序、小游戏、公众号的 H5 等,整个市场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都要理性。无论是在通常的创业期仍是已经造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必定要兼顾更多的用户,不管是 App 或者 H5,在它的技术优点与生态以外要有更多的东西。小程序生态很重要,但也不是所有,因此必定要理性看待小程序和小游戏。

 

将来

小程序适合不少创业团队试错,当小程序每月可以带来足够多的利润,作得足够好以后,一般都会作 App。有不少例子,好比以前公众号“毒舌电影”因为某一些政策缘由公众号被下架,可是他们也作了 App 和小程序。当你有好的内容和产品,你须要在各个环节作足够多的布局,才能保证不会被别人忽然卡死,防止原本流量是一个月几百万,忽然一晚上之间变成零。

中大型的项目,App 是可控最好的选择,但这个过程当中将面临成本的控制,其实这是一种平衡。

PWA 是将来不错的选择,一两年之后可能不少人又回归到 JS 自己,他们会用 JS 来作更多的应用,之后在像 Safari、Chrome 或者一些更成熟的浏览器里可能就会看到更多轻应用的影子。

 

演讲视频及ppt:

移动互联网变迁中的 App 和小程序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