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学号 | 名 | 工做细则 |
---|---|---|
2325 | 燊(队长) | 目标检测模块与文字识别的模块间的接口设计及性能优化 |
1232 | 志豪 | 前端UI设计、开发 |
1131 | 喜源 | 完成数据库的架设、创建服务器端与数据库的链接 |
2523 | 宏岩 | 数据爬取,数据集标注 |
2230 | 恺翔 | 文字识别算法实现 |
2509 | 钧昊 | 目标检测算法实现 |
2507 | 俞辛 | 文档编写 |
2501 | 宇航 | 实现后端与AR识别模块间的交互模块 |
2502 | 柏涛 | 实现后端与前端UI间接口、附加功能尝试性开发 |
本次做业团队的最终选择为 Process Onhtml
做业发布以后,团队就召集了一次小规模会议(由于比较忽然,有部分人没能出席)。主要是在 Process On 和 Visio 二者之间进行选择。最终考虑到如下几点选择了Process On:前端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40 | 60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须要多少时间 | 40 | 60 |
Development | 开发 | 445 | 500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120 | 15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60 | 60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20 | 40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5 | 20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30 | 3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120 | 12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20 | 20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60 | 60 |
Reporting | 报告 | 50 | 60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10 | 15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做量 | 10 | 1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过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35 |
合计 | 535 |
短学号 | 名 | “课上”贡献分 |
---|---|---|
2507 | 俞辛(临时队长) | 14% |
2523 | 宏岩 | 14% |
1131 | 喜源 | 14% |
2502 | 柏涛 | 16% |
2431 | 源 | 16% |
2439 | 凯欣 | 13% |
2219 | 奇豪 | 13% |
2230 | 恺翔 | 0% |
2509 | 钧昊 | 0% |
2325 | 燊 | 0% |
说明:13%是最基础的贡献度,其中奇豪和凯欣都按时完成了任务,可是都进行了返工。而柏涛和源提早完成任务而且高质量完成任务。剩下的同窗都是按时完成任务而且没有返工。0%贡献度的同窗本次课请假没能参与,在线编程因为比赛会场的网络缘由,只能给出适当修改意见。算法
短学号 | 名 | “课后”贡献分 |
---|---|---|
2507 | 俞辛 | 8% |
2523 | 宏岩 | 7% |
1131 | 喜源 | 7% |
2502 | 柏涛 | 7% |
2431 | 宇航 | 8% |
2439 | 志豪 | 7% |
2219 | 燊 | 16% |
2230 | 恺翔 | 20% |
2509 | 钧昊 | 20% |
说明:因为燊、恺翔、钧昊三人因比赛会场网络缘由,没能及时将绘制的UML类图发给软工时间的各位致使了软工实践课程的其余同窗工做量大。因此在课后的安排中将绝大部分工做都安排给了燊、恺翔、钧昊三人身上,因此这一次课后做业的大部分贡献度都分给了这三位同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