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里的基本数据类型的一些基本参数:
html
(类型名)要转换的值
,级别低的变量赋给级别高的变量时,系统会自动完成类型转换。可是级别高的变量要赋给级别低的变量,必须用类型转换运算。Scanner
建立一个对象,好比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
建立了一个reader
对象,而后使用int m =reader.nextInt()
来读取键盘输入的整数型变量,赋值给m
。而后就能够根据具体的要求对输入的数进行相应的操做了。System.out.println()
,可输出串值、表达式的值,输出后换行。System.out.print()
,同第一种方式,区别是这种方式输出后不换行。System.out.printf()
,跟C语言的printf
函数输出数据的方式相似。数组类型 数组名 []
(还有数组类型 [] 数组名
等方式);数组名 = new 数组类型[n]
(n
是正整数,指的是数组的元素个数);数组名 = {1,2,3,4....,n}
。数组类型 数组名 []=new 数组类型[n]
;也能够①②③同时进行:数组类型 数组名[]={1,2,3,4,...n}
。数组名.length
语句能够获得数组的长度。char
型数组)。for
语句的第一个分号前面的变量能够随时定义随时使用,好比教材P29里面的程序,i,j都是这样的。instanceof
运算符,能够用来判断运算符左边的对象是否是运算符右边的对象建立的类。如果,结果为true
,不然为false
。if
条件分支语句有三种用法:
if
语句是单条件单分支语句,知足条件时执行。if-else
语句是单条件双分支语句,知足条件时执行if
紧跟着的复合语句,不知足时执行else
紧跟着的复合语句。if-else if-else
语句是多条件多分支语句,当知足其中某个if
的条件时,执行其后面紧跟着的复合语句,而后结束当前if-else if-else
语句的执行。若都不知足,执行最后else
后面的复合语句。switch
语句中表达式的值只能是byte,short,int,char
里面的一种类型。break
语句和continue
语句之间的区别。若是在某个循环中执行了break
语句,那么整个循环语句就结束了;若是在某个循环中执行了continue
语句,那么本次循环就结束了。for
语句在Java里的另一种用法(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遍历数组):for(数据类型 没被定义过的变量:数组名)
,每次循环,新定义的变量依次取:
后面的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值。Scanner
定义的对象能够先调用hasNext类型名
的方式来先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再获取这个输入的数据byte
变量超过127时,又会从-128开始循环。这是为何?其余的变量是否有这个性质?如何验证呢?问题3:第三章有一个课后题目,我在运行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java
问题3解决方案:由于在这个题目里面我是把i放在for
语句里面去定义的,没想到这样的话到最后不能直接输出i。因而我又设置了一个新的变量t来过渡i,而后就能够了。所以我以为,i虽然能够在for
语句里随时定义随时使用,可是它可能只是个暂时变量,等循环结束就释放掉了?这是个人猜想,不知道如何进行验证呢?git
由于是敲课本里面的代码,因此错的几个地方都是由于输入的失误。编程
问题1:在敲书里面的Example2_5时候,把java和util中间的点漏掉了
数组
问题2:在写一个程序时,不当心在程序后面加了一个_
,编译时出现了这个问题:
函数
问题2解决方案:打开文本进行修改。学习
我把教材里面程序的源文件放在了src文件夹里面,编译获得的字节码文件放在了bin文件夹里面。
而2、三章课后的调试程序、编写的题目放在了“课后做业”文件夹。
(statistics.sh脚本的运行结果截图)
个人截图不知道为何显示不出来git的记录。。明明已经有往上传了,码云里面也有了。等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再把新的截图补上吧
测试
上周课上测试的总结我已经写了一片博客提交上去了。这是博客的连接。设计
本周的Java学习我不是像上周那样,累积到最后几天才开始写,而是一天完成一部分。这样学的感受很好。并且可能时间比较充足的缘由,课本还有网上的教材我都是慢慢看的,有什么不懂立刻敲代码、看例题去理解。这么一来,感受本身学到了不少不少的东西。
我以为第一周的学习已经让我对Java的一些基本操做有所了解,因此在第二周的学习里,虽然量比较多,可是感受也没有那么累了。果真,“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好头,接下来的学习必定会充满兴趣与动力。但愿本身可以继续保持这份对Java的热情,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还有一点让我感受收获很大的是,在我把书里的代码按顺序敲下来后,我感受一个是我敲代码的速度变快了,还有一个就是那些基本的代码我能够不用看书就可以敲出来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接着,我尽本身的努力,把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课后第4题(编程题)给本身敲出来了!(代码已经传到码云上了,在课后做业文件夹里,以hw24和hw34开头的文档)没有看书。瞬间感受本身投入的时间都是有意义的,仍是蛮高兴的。3d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36/36 | 1/1 | 8/8 | |
第二周 | 432/468 | 2/3 | 15/23 |
计划学习时间:15小时
实际学习时间: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