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和模式应用4:初始阶段(2)--需求科目之进化式需求

1. 前言

UP开发包括四个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移交阶段;编程

UP每一个阶段包括 业务建模、需求、设计等科目;安全

需求是UP科目之一,在初始阶段需求科目的工做量占据较大的部分。可是初始阶段的需求科目并不是定义全部需求,而是须要在后续的细化阶段逐步迭代。工具

同时需求科目工做的成果会造成相关的制品。性能

2.相关术语

术语 说明
需求 系统必须提供的能力和听从的条件
需求管理 定义需求的方法
瀑布式需求管理 编程以前项目的第一个阶段就试图彻底定义和固化需求
UP式需求管理 用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寻找、记录、组织和跟踪系统不断变动的需求

表 需求相关术语说明spa

3. 寻找需求的方法

  • 与客户一块儿编写用例
  • 开发者和客户共同参加客户讨论会
  • 请客户代理参加焦点小组
  • 把每次迭代的成果给客户演示以求获得反馈

4. 需求的类型和种类

需求种类 说明
功能性(Functional) 特性、功能、安全性
可用性(Usability) 人性化因素、帮助、文档
可靠性(Reliability) 故障频率、可恢复性、可预测性
性能(Performance) 响应时间、吞吐量、准确性、有效性、资源利用率
可支持性(Supportability) 适应性、可维护性、国际化、可配置性
以下为“+”  
实现(Implementation) 资源限制、语言和工具、硬件等
接口(Interface) 强加于外部系统接口之上的约束
操做(Operation) 对其操做设置的系统管理
包装(Packaging) 物理的包装盒
受权(Legal) 许可证或其它方式

表 按照FURPS+模型需求的分类设计

注:需求按照FURPS+模型进行分类,其中+是指一些辅助的、次要的因素代理

5. UP需求制品

UP需求制品 说明
设想 归纳了高阶需求。这些需求在用例模型和补充性规格说明中细化
业务规则 又称领域规则,描述了凌驾于软件项目的需求或政策,这些规则是领域业务所要求的
用例模型 一组使用系统的典型场景
补充性规格说明 基本上是用例以前的全部内容,主要用于非功能性需求,例如性能、受权
词汇表 定义重要术语

表 UP初始阶段需求科目对应的需求制品orm

注:UP提供了如上表的需求制品,这些需求制品是可选的接口

6. 本书包含的UP需求制品

本书包含的需求制品包括:资源

  • 设想
  • 业务规则
  • 用例模型
  • 补充性规格说明
  • 词汇表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