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不能忍996了!全民 fuck ,GitHub来讲话

前两天有个Github超级火的一个项目,在一小时以内星标上千。git

github.com/997icu/996.…程序员

截至目前 这个项目start数量超过63K、Issues5000+。github

这个项目貌似不关系到任何技术,却和国内的每一个程序员又息息相关。996.ICU的意思是:工做996,生病ICU。面试

因此项目的主题是关于臭名昭著的996工做制度。职业规划

而不少业界网友的反应就是:es5

996能够是能够但你把钱给到位啊,又想让人加班又想不给钱翻译

尤为是在这个互联网寒冬季节里,996已经成为企业逼退员工主动辞职躲避赔偿的利器。相信你们都不陌生3d

996的现状

提及”996“的工做制度相信每一个程序员都不陌生。尤为是在最近互联网寒冬的大环境下,996彷佛显得愈发严重!code

今年刚步入正轨,某不联网就把自家的年会变成了“鸿门宴”,公开宣称实行996工做制:cdn

所谓正常工做时间,已经变成了早上9:30到晚上21:00,天天的工做时长长达十一个半小时。一旦公司出现紧急项目,一周将强制工做6天,项目作不完的话,那还请自行延长。

公开宣布后,还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若是晚上9点前下班,还须要走年假流程,不然就是旷工。

而后,不少互联网大佬就开始模仿了,该涨薪的时候不怎么积极,996到时学的很快。真是吃相不要太难堪,原谅我这一辈子放荡不爱自由!

其实去年就开始有征兆了

image

关于996,绝对不是不能接受。项目紧张时,偶尔加班相信不少程序员都能理解,你特么还每天项目紧张了。

你每天紧张也行啊,咱们要求也不高,按劳动法给工资也行....但事实倒是无视一切!再这样纵容下去,将来的工做环境堪忧。

关于996,不少人发表自本身的见解

咱们来看看知乎上的朋友怎么说的

----如下来时知乎做者:四顾剑的 原文连接:www.zhihu.com/question/31…

至于如何看待996工做制度自己,且不提违法不违法,我认为这是不合时宜,与时代背道而驰,不符合科学甚至反智的制度。

若是是制造业,延长生产线或者机器工做时间,时间就是产出,倒还能够理解。

可是互联网行业不是制造业,人也不是机器。

在世界一流互联网企业如谷歌微软,致力于提升工做环境,甚至容许员工在家工做时——咱们某些企业却在追求工做时长?

这些企业的主管是否是根本不认识“效率”这两个字?

简单粗暴地提升工做时长,带来的必然是工做积极性的下降,乃致消极怠工,最后下降的工做效率极可能是0.7×60=42<1×44=44。更别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还给员工多付了工资。

因此我说反智,不考虑员工的不爽,即使是站在boss的立场上,我想996极可能也创造不出更多的产出和利润。

996.ICU项获得了不少网友的支持, 甚至也引发了国外网友的关注

image

项目还被翻译成跟多外语版本,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扩大影响力。

image

996的问题

就像一位知乎大佬说的那样,996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时间和加班费上,而在于剥夺了你的时间以及上升的机会。

不少人以为工做是一种提高和发展,但实际上不是,工做是一种消耗,消耗你的精力、脑力以及你储备下来的知识, 996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在这里。

他加倍消耗你的我的储备,却又不给你时间去储备新的资源(知识)。

这才是996的根本问题,钱真的是小问题,刚入职别说月薪过万了,过5000的都是十分之一,除了很多名牌大学生和有必定资历的,大多数大学生入职拿的是三四千得底薪。

image.png

image.png

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讲,程序猿这玩意已经彻底成了消耗品, 996压榨你的价值,在你没有价值之后直接-刀砍掉,这时候你拿着十几年前的基础知识和在社会上已经要被淘汰的经验去找工做是难上加难。

这才是程序猿抗议的根本,他们要的不是如今,是将来,年轻的时候谁没有去努力呢?谁不想趁着年轻多赚点钱呢?谁不想为之后搏一个 美好前程呢?

但这不是寅吃卯粮就能够解决的,不是能够用牺牲将来的代价换来的,这是绝大多数人不想接受的。

以上来自知乎大佬框框框子的回答

我知道咱们大部分人都是抗拒加班的,做为程序员们,谁也不想重复性的工做,记得有一句话,忘记是谁说的了,毁灭一个程序员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重复性的工做,虽然我很想赚钱,但我也不想被毁灭~

最后

面对996-ICU,我想谁都不想这样。但咱们有时候没办法去改变, 为了家庭,为了亲人,咱们最好的方式是提高本身,时刻备战,争取早日离开ICU,同时作好本身的职业规划,另外你也能够像于哥同样作一份兼职,虽然没有工资高,但我相信,早晚会的。

阅读更多

程序员接私活经验总结

除了敲代码,你还有什么副业吗?

金三银四,2019最新面试实战总结

技术管理那些事—开发如何作Code Review

在这里得到的不只仅是技术!

若是对技术开发比较感兴趣,能够关注公众号:终端研发部,id:codeGoogler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