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与知新

今天的日志分为如下三部分:
  • 对本身那篇《深刻浅出话多态》进行回顾和补充
  • 对今天授课的状况作一点简要的总结
  • 收养了三只小奶猫
一. 温故知新(《深刻浅出话多态》 补记)
 
        时隔近一年的时间再回来读本身写的文章,除了感慨本身当时的勇气和耐心以外,也发现了不少漏洞与不足 —— 毕竟我本身也是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对于多态这个概念,一年中又有了不少新的看法和体会,特别是对于多态的定义,我已经不怎么使用 MSDN 里的话了,而更倾向于使用《 C++ Primer 》里叙述的定义:
 
        多态,是指一个类的实例能够当作这个类或者这个类的任何一级父类的实例来使用的现象。若是父类中的成员方法被 virtual 关键字修饰(成为虚方法),而在子类中此方法又被从新定义(方法名、参数彻底一致, C# 中还要用 override 关键字修饰一下),则构成了重写 / 覆盖( override )关系。此时,若使用一个父类的指针( C# 里是引用变量的变量名)引用一个子类的实例,当调用此虚方法的时候,实际上调用到的是由子类从新实现后的方法 —— 由于子类已将父类的虚方法重写 / 覆盖了。
 
二. 授课随笔
 
        今天去朋友那里带了几节课。把几个观念灌输给了学生,那就是:
1. 意识比能力更重要;态度比意识更重要。
2. 企业用人,用的是你的长处、重视的是你的潜力。
3. 在动手学习C++/C#语言以前,先树立面向对象的思想。思想是与语言无关的。随后的文章,我将写一篇名为《白话面向对象》的文章,来帮助你们在脱离具体语言的状况下树立OO的思想。
4. 在学会C++/C#语言后,打算用它们写些程序的时候,多多少少要先学些设计模式或者软件架构,否则就真成堆控件了。对于这一点,今天我是很有感觉——中午和徐老师去吃饭的路上,提起一个学生,我讲OO概念的时候他不开窍。教学助理小董很吃惊,他告诉我此君已经作过两年的.NET开发了。我给小董举了个例子:
        写程序跟盖房子有相似的地方。工人A在盖房子以前先分析研究了房屋构造,而后才动手盖房子,那么两年以后他有可能成为一位建筑师;工人B一拿到图纸就开始按着图纸垒砖头、砌墙……那么两年以后,他仍然只会垒砖头和砌墙,成不了建筑师。
 
三. 收养了三只小奶猫
        晚上不想作饭了,打算出去吃包子。刚刚走到小区门口,发如今路灯杆的水泥台上放着一个盒里,上面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有没有人要收养这三只可怜的小猫”,旁边还放着一个浅碟,盛着一些牛奶。我和女朋友把头探过去一看,哇哦!里面有三只刚刚长毛的小奶猫!一只黑里带花的,一只白的,一只黄的。它们挤成一团,还不停地叫,好像很是惊恐。
 
       若是不把它们妥善安置,估计一夜过去就全都冻死了……
       通过简单的商量,咱们打算把这些小家伙先带回家养着,等长大一点儿了,要么送给朋友,要么放生——总之不能让它们死在眼前。
 
       这时候,有个小男孩跑过来,看看咱们,问道:“大家能收养这些小猫吗?”咱们说“是”,而后问他,小猫是哪里来的。小男孩说,他们发现盒子的时候,小猫就在里面了,纸条是他们写的,但愿有好心人能收留这些可怜的小家伙。说完以后,小男孩就转身跑了——远处还有一大帮家眷院儿小孩子在一边玩。
 
       咱们简单收拾了一下盒子,先折回家。在通过那群小孩子的时候,咱们听见那个小男孩说:“小猫们有着落了,有人收留它们了!”而后,他指了指咱们。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暴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还有几个小孩子围过来问:“叔叔住在哪一个单元呀?”“大家真好心……”
 
       我和女朋友对视了一下,会心的笑了——善良的孩子们集体组织了一场对小猫的求助活动——而咱们,成就了孩子们美好的心愿。
        吃饭去的路上,咱们打算给猫猫起名字。由于尚未肯定小猫们的性别,咱们就给它们起名叫“大毛”“二毛”和“三毛”——若是按我早先的设想,应该分别叫Build、Case和Bug的。吃完饭回来,咱们仔细看了看这三只小猫——它们都很漂亮。大毛是蓝眼睛,二毛长大后应该是金黄的,三毛长大后应该是雪白的:)
 
        让咱们先祝福它们能健康地长大吧!
        小猫们不停地叫,咱们猜它们多是饿了,就用眼药水的瓶子喂它们喝高钙奶。也不知道这么作对不对,反正它们如今在鞋盒子作的新家里不叫不闹地睡觉去了。
        静下心来,把今天的Blog写一写。孩子们的掌声、欢呼和笑声回荡在耳边……我知道,那些是真诚的——不是由于你是他们的老师,不是由于你会面试他们,不是由于你比他们职位高,更不是由于你会给他们写入职评定……他们笑了就是笑了,毫不会在你面前笑过以后再到你的领导那里告你的状;他们笑了就是笑了,毫不会在你面前笑过以后去论坛里穿个马甲骂东骂西。
 
        这种欢笑,不论你说它是天真也好、纯真也好——总之是真的、是能够洗涤心灵的。久违了……
        我在思索……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十年间到底会发生什么,让人与人之间由团结变成自私,而后还要不断强调团结;由真诚变成虚伪,而后还不断渴求着真诚;由友善变成冷漠,而后还抱怨本身的孤独;让猜疑取代信任,而后在开会时呼唤信任;让误会取代沟通,而后在企业培训上大谈沟通……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