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升职带来的幸福感很快会消失,量化研究幸福的5+3本书

这几年看过的量化研究幸福的书。

 

这8本书,有5本是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的综述或科普。《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也是偏理性的视角,所以也放到这个书单中。不过《为什么要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仅仅是哈佛商业评论的4篇文章的合集,《哈佛商业评论》是杂志。所以标题中说是5+3本书。并发

 

这些书中传达的信息中我以为重要的是下面几个:学习

1:幸福的50%由基因决定,40%由行为决定,10%由环境决定;3d

2:发财、升职带来的幸福感很快会消失;对象

3:今天不幸福的话,明天可能仍是一样不幸福,除非采起积极主动的行动;blog

4: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人更幸福;索引

5:为本身的目标与意义奋斗的工做让人更幸福。token

 

如下是这7本书的清单。点击小标题或图片能够看到个人详细点评与笔记。图片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找出你的优点并发挥它:4星|《真实的幸福》get

做者是知名学者,积极心理学之父。本书是做者本人及学术圈关于幸福的研究的综述和科普。iframe

 

用书中的一句话归纳本书主要思想:“什么是幸福的生活?”找出你的优点并发挥它。

 

做者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好的婚姻、能进入心流状态的工做让人更幸福。也给出了应对悲观型性格的方法(指认出本身悲观想法,而且反驳它)、进入心流状态的方法(当挑战与你的能力旗鼓至关时,心流就会产生)。

 

做者坦言本身是悲观型性格,被5岁的女儿点醒了这个缺点。

 

做者对证据和观点的态度比较严谨,观点通常要举出严肃的学术依据,没有的话就说明是本身的推测。

 

一个缺点是有点旧了,英文版是2004年出版的。估计书中有一些学术观点有更新了。我看这本书是由于津巴多在《时间的悖论》中推荐了这本书。《时间的悖论》英文版是2009年出的,中文版今年刚出来。

 

整体评价4星,很是好。

 


 

幸福有两个要件:3.5星|《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

哈佛大学持续70年的格兰特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格兰特研究在1942-1944年挑选了268名哈佛学生,持续跟踪他们的状况。

 

做者在1966年32岁的时候加入格兰特研究。写书的时候做者78岁,由此推测本书英文版写于2012年,当时格兰特研究持续了70年,而不是副标题说的75年。75年显然是为了蹭一个TED演讲的热点。

 

做者经过对格兰特研究和另外两个相似研究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我总结重要的有下面几个:

1:童年时期获得的爱,与人在中年时的薪资、老年时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2:酗酒会毁掉人的事业与婚姻;

 

对我来讲这本书背后的格兰特研究仍是比较震撼的,持续70多年的研究太少见了。

 

全书大概前30%的篇幅主题相对明确,就是讲童年的爱影响人的一辈子,包括薪酬、老年的幸福感、爱别人的能力。后面部分则主题相对有点凌乱。能够看出来做者对酗酒有至关深刻的研究。

 

全书基本的结构是小结跟着案例。案例相对详细地讲一个研究对象的一辈子。

 

比较遗憾的是书中基本没交代学术圈怎么评判这项研究和做者的成果。

 

整体评价3.5星,比较有价值。

 


 

3星|《哈佛幸福课》:幸福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结果

 

津巴多的《时间的悖论》中推荐了三本幸福相关的书:《幸福有方法》《哈佛幸福课》《真实的幸福》,我计划都看一看,这是我看的第二本。

 

读后感受主题有点发散,实际讲的是跟幸福沾边的各类心理学研究结果。最主要的思想我总结以下:

1:人脑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有各类各样的偏差,这些偏差有的能让人感受能更好一点,有的则让人陷入不必的焦虑;

2:人老是高估环境改善后获得的幸福,好比发财后,好比搬到气候适宜的加州,不会让人的幸福感增长不少;

 

英文书名不含“哈佛”两个字,做者是哈佛教授。

 

整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财务自由带来的幸福感很快会消失:4星|《幸福有方法》

 

本书是津多巴在《时间的悖论》中推荐的3本研究幸福的书的第一本。做者是心理学教授。在学术方面已经战胜了90%以上的国心里理学著做。

 

全书是做者对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汇总归纳,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研究是做者参与的。

 

书中的主要内容:

1:大多数人觉得退休了、财务自由了以后本身就幸福了,实际状况是退休了、财务自由了以后幸福感跟之前接近;

2:若是你今天不幸福,那么你明天也不会幸福,除非当即采起行动;

3:幸福的50%由基因决定,40%由行为决定,10%由环境决定;

4:拥有浪漫的伴侣及真诚的朋友会让人感到幸福;同时,幸福的人也更容易找到浪漫的爱人;

5:增长幸福感的具体12种作法;

 

整体评价4星,做者靠谱,内容通俗易懂,有理论有行动技巧,很是好。

 



 

《创新者的窘境》做者关于人生意义与子女教育的思考:4星|《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全书是做者结合企业的成败案例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做者是虔诚的基督徒,不过全书大部分的内容跟宗教无关。

 

书中关于企业的成败的总结,有案例有思想,关于人生、家庭、婚姻、子女教育,则案例集中在本身家人朋友中,推理部分偏多。全书的总体思路有点发散。

 

做者的在书中表达的重要想法我总结有以下这些:

1:物质激励不是真正的“动因”。人们作某件事真正的动因是:发自心里地想去作;

2:与工做不满对立的并不是就是工做满意,只是没有不满;

3:哪些假设条件须要获得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4:咱们之因此要购买产品和服务,是由于咱们其实须要购买产品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

5:通向幸福婚姻的道路是找到你想让她幸福的那我的,她的幸福值得你付出;

6:领导者具备或者缺少的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上过或者没上过的“课程”;

7:若是孩子没有面对艰难的挑战,或者没有面对失败,他们就没有培养起生活中所须要的韧性;

 

其中第4点在做者新书《与运气竞争》中有详细的阐述。

 

整体评价4星,写的不错。

 


 

4星|《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如何在工做生活中发现幸福:找到意义与目标而且专一其中

据郑也夫写的序言,英文原版是1990年出版的,台湾版书名是《幸福:从心开始》,大陆初版书名是《幸福的真意》,大陆第二版书名是《当下的幸福》。

 

有6我的写序言,其中有2位心理学学者。最但愿看到的是专家们说说做者的这个学说在过去的30年在学术界的承认程度,当前的研究进展,惋惜心理学专家没提,前物理学家万维刚提了一点。

 

本书的内容比较有趣:如何让工做与生活充满乐趣。

 

做者的答案是找到人生的意义与目标,专一于其中。

 

做者的信息来源:

 

1:做者作了一个心理学实验,随机屡次收集数千人在工做生活中的状态;

 

2:做者及其团队对各行业人的问卷调查;

 

3:其余的二手资料。

 

整体评价4星,比较有意思。

 


 

重视时间甚于金钱的人,幸福感和工做效率更高:4星|《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6期

 

本期主打文章有5篇,探讨时间、金钱、幸福的复杂三角关系。读后认为写的挺好,彻底能够扩充成一本相关的书,或者说有很多相关领域的书,核心内容差很少就是这5篇文章的篇幅。

 

其中关于时间、金钱、幸福三者关系的重要观点和信息有:

1:挣钱更多的人表示感到了更大的时间压力;

2:即便是短暂的互动,也能对减轻压力和提高幸福感起到意想不到的重要做用;

3:咱们都受到所谓“将来时间宽裕感”的困扰;

4:重视时间甚于金钱的人,幸福感和工做效率更高;

5:将周末看成度假的参与者幸福感明显更高;

6:慢下来留意周围,关注本身正在作的事和身边的人,可让你从本身的活动中得到更多乐趣;

 

整体评价4星,不错。

 

 


 

4星|《为什么要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幸福感最高的三大要素是:感恩的习惯、开放的心态,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以及拥有本身的人生意义

 

《哈佛商业评论》的4篇文章。不肯定是否是之前的旧文集结出版仍是新写/译的。

 

有一些针对幸福感的调研数据,篇幅虽小可是这样的数据仍是比较有意义的。书中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幸福感最高的三大要素是:感恩的习惯、开放的心态,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以及拥有本身的人生意义。

 

 

 

全文完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5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5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69本书(截至5月31日)

 

本号97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个人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