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状况下,咱们但愿程序的其中一部分代码只有在知足必定条件时才进行编译,不然不参与编译(只有参与编译的代码最终才能被执行),这就是条件编译。函数
#if 条件1 ...code1... #elif 条件2 ...code2... #else ...code3... #endif
1> 若是条件1成立,那么编译器就会把#if 与 #elif之间的code1代码编译进去(注意:是编译进去,不是执行,很平时用的if-else是不同的)
2> 若是条件1不成立、条件2成立,那么编译器就会把#elif 与 #else之间的code2代码编译进去
spa
3> 若是条件一、2都不成立,那么编译器就会把#else 与 #endif之间的code3编译进去code
4> 注意,条件编译结束后,要在最后面加一个#endif,否则后果很严重(本身思考一下后果)orm
5> #if 和 #elif后面的条件通常是判断宏定义而不是判断变量,由于条件编译是在编译以前作的判断,宏定义也是编译以前定义的,而变量是在运行时才产生的、才有使用的意义开发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11 int main () { #if MAX == 0 printf("MAX是0"); #elif MAX > 0 printf("MAX大于0"); #else printf("MAX小于0"); #endif return 0; }
在第3行定义了一个宏MAX,固然在开发中这个MAX可能被定义在其余头文件中,如今只是为了方便演示,就写到main函数上面了。注意第7到第13行的条件编译语句。
因为MAX为11,因此#elif的条件成立,第10行代码将会被编译进去,其实编译预处理后的代码是这样的:编译器
#if 和 #elif后面的条件不单单能够用来判断宏的值,还能够判断是否认义过某个宏。好比:it
1 #if defined(MAX) 2 ...code... 3 #endif
若是前面已经定义过MAX这个宏,就将code编译进去。它不会管MAX的值是多少,只要定义过MAX,条件就成立。io
条件也能够取反:编译
1 #if !defined(MAX) 2 ...code... 3 #endif
若是前面没有定义过MAX这个宏,就将code编译进去。class
* #ifdef的使用和#if defined()的用法基本一致
1 #ifdef MAX 2 ...code... 3 #endif
若是前面已经定义过MAX这个宏,就将code编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