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了解到Leangoo,大概是2年前。以前已经有过比较多的Scrum实践,当时在前司开发了一个看板的系统,离开后在新团队没有相似的工具,有点不便,就想找找有没有这样的工具!html
Google一下后就找到了Leangoo,用了一下,和以前本身开发的工具功能基本一致,很是方便实用,上手很快,因此就成了忠实用户架构
在半年前来到吴晓波老师的公司巴久灵担任CTO。公司的IT团队组建不久,不到一年。担负着好几个产品的开发任务,整个项目管理比较混乱。工具
我第一件着手要作的事儿,就是按产品线划分团队,而后采用Scrum开发过程,来提升团队交付能力,并使团队聚焦在有价值的产品上。在给你们培训了基本的Scrum知识后,就须要有工具来辅助落地。post
第一时间就想到用Leangoo。测试
Leangoo设计的比较人性化,操做比较简单,对使用者心智压力小,团队成员能迅速使用起来,就像在白板上用即时贴那么简单。设计
所以Scrum推行的比较顺利,在1个月后,各个团队都基本走入了Scrum 的节奏,开始按节奏进行开发、交付,产品满意度也提升了。htm
在通过几轮的冲刺后,各个团队在回顾后,总结了一些使用Leangoo的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效率。blog
- 在Sprint backlog中,每一个泳道表明一个发布单位。这个泳道内的UserStory,完成后统一进行一次发布。在一个冲刺内,可能会屡次发布。团队具有了持续交付的能力。
- 每一个UserStory,首先分解为若干Task,全部Task完成后,意味着UserStory能够进入测试、交付了。每一个UserStory也指定一我的负责,当全部任务完成,他负责整个UserStory的交付。
- 以交付为惟一衡量标准。交付顺序按照看板的自然排序,从上而下进行。一个泳道一个交付单位,在一个大的冲刺内造成一个个小的冲刺,不断交付用户价值。
- 在Sprint backlog看板上,增长一个线上Bug的泳道,线上的问题都发这里解决,开发只须要在一个看板上跟踪全部任务。
- 未交付功能在验收期间发现问题,也做为Task放到对应泳道上,这样未交付的功能还有哪些问题,一目了然。
- 对UserStory进行详细的拆解,基本上以把任务拆解到原子性为原则,即每一个任务只能一我的去作。在拆解的基础上你们领取任务,进行协做。看板上下顺序就是优先级顺序,能够一目了然看到你们是否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 购买了大屏幕触摸屏电视机,你们在开Daily Scrum 的时候围绕电视机进行。每一个人轮流讲述的时候,能够拖动卡片,来完成任务状态的变动。
- 产品也采用了Product Backlog来管理需求,在初期的时候采用用户故事地图看板来分解需求,工做更有调理,开发也更有效率。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你们都很喜欢这种氛围:排序
- 知道本身天天应该作什么,有没有作完。
- 知道团队当前最重要的是作什么,进展如何。
- 每一个人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地完成工做。
- 工做上也更加积极,有目标,在没有提升劳动强度(甚至下降)的状况下,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看到咱们的实践,产品运营等部门也纷纷用看板来管理本身的任务,全部人都开始“敏捷”起来了。项目管理
关于巴久灵公司
巴久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知名财经自媒体吴晓波老师创办的公司,有“吴晓波频道”等自媒体资源,同时服务于“新匠人”,为新国货呐喊助威并协助他们成长。
目前软件部门有三个产品。一是商品云,用于对新国货商品的分发、管理、营销平台。二是美好电商,用于销售新国货商品。三是集合派,在探索新一代互联网裂变营销工具。
关于做者
邓志国
199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长期从事软件开发、管理工做。在多个公司担任架构师、技术总监等职位。在Scrum敏捷开发、系统架构方面有多年经验。
本文转自:Leang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