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原本打算回家一趟,估计又不能成行了。学习
每年清明节的到来,都彷佛在提醒我,故去的亲人又离咱们活着的人远去一年。人的生死,阴阳两隔,犹如一条分岔路,越走越远。时间
当我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家里有8口人,我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家就是这样,后来才知道,人是会死去的,人生变化无常,后面的人生之路如此的曲折,如此的艰难。到如今,当初我来到这个世上时的八个亲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到现在,只有我、母亲、哥哥还在这个世上,在这世上艰难的活着。工作
父亲对于我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记忆,我和他相处时间其实并很少,我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做,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个人记忆中不多看到父亲。等我长大了,小学六年级就进城读书,大概玫周能见到父亲一次,等我考上大学,差很少一年可以见一次。我第一次结婚的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父亲虽然相处很少,但父亲是一个让人留下印记的人,这一点我比不上他。
爷爷下葬那天晚上,父亲抱我在他怀里,和大伯二伯他们谈话。当时我大概是困了,父亲就抱着我睡觉。这是我留在记忆中我和父亲最温暖的时刻,一直留在个人记忆中。
我高考结束那天,我和父亲一路回家,父亲问我考得怎样,我说考得很很差。当时我感受差极了,准备再复读一年。我记得父亲感慨了一句话:“人哪里能想什么就有什么!”。我不清楚他是在安慰我,仍是在安慰他本身,仍是在感慨这艰难的人生。我只记得他一点责备个人意思都没有,也让我感到温暖。这种温暖一直留在我记忆里面。
后面成绩下来,我是县里第一名,这是彻底出乎个人意料,父亲也倍感骄傲,他没和我说过他为我感到骄傲,但我能感受出来。此次高考成功,使得我来到了上海。这么些年走过,如今成了企业高管,在上海买了两套房子,有了两个孩子,又结第二次婚,彷佛成了“成功人士”,达到了当初拼命学习想考到上海来的目的。但我不知道,这些于个人父亲有何意义。最直接的结果,无非是我又远离了家乡,和他相处的时间又少了,除了他心里的一些骄傲,我并无带给他什么。
父亲为人比较刻薄,一生得罪了不少人,我不知道这个地方用“刻薄”这个词是否恰当,我从反面了解他,让本身变得再宽厚一点。
但在我心里深处,我很是崇拜个人父亲,不少方面我都没法企及,特别是他的勇气。他让咱们村比乡政府通电都要早不少年,让家里的粮田有了电管站,水源有了保障,村通公路也有他的功劳。当初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他都让这些事情变成了现实。在当初那么贫困闭塞的乡村,我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他的一句话,一直影响我,每当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他的那句话又在个人耳边响起:“前怕狼后怕虎,那就什么事情都不要作了!”我忘记了在什么境况父亲说的这句话,只是在个人记忆中,父亲是知道困难的,但他彷佛历来没有怕过,没有怕过……
来到上海,远离故土,这么多年,好像被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每年,每一天,都得不停的忙碌,手听口停,为单位的事,为本身,为家人,仿佛本身很重要,想着回去在父亲的坟捧一杯土,烧一张纸,但身边的这些事情又仿佛放不开手。
遥远的故乡,是否已经山花烂漫,父亲是否在那烂漫的山花山上,遥望着我。我想故乡湛蓝的天,清澈的水,小鸟清脆的声音,午后的阳光照在墙上,静静的,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凝固,仿佛又回到刚出生时的那个家里,这个家是我可以理解的,从窗口看到屋外的树枝我也能感觉到踏实,看到寒冷的河水也能感觉到温暖,但这个喧嚣的城市我却常常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活着,不停的活着,永无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