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使用Sublime很是顺手,本身也鼓捣了一下,没想到就配置一下就花了好一大会时间。闲话少叙,记录坑点(ps:全部配置均在默认环境下,也就是bash)。。。bash
先创建一个软链接markdown
sudo ln -s "/Applications/Sublime\ Text.app/Contents/SharedSupport/bin/subl" /usr/bin/subl
注:网上有不少都是放在~/bin/subl,请根据本身电脑配置。 测试一下app
subl #在终端中执行subl能打开sublime,说明配置好了, #但是很不幸,居然提示我“-bash: subl: command not found”,我这暴脾气了,非拆了它不可。
找到环境变量配置文件.bash_profile(PS:MAC是一个例外,它会执行bash_profile,但不会去管.bashrc),在里面配置一下环境,在末尾添加测试
export PATH=~/usr/bin:$PATH
这个与上面对应,意思是在终端下能够执行bin下面的命令。字体
source .bash_profile #让文件马上生效
最后,执行subl就能够打开Sublime了。编码
subl用法: subl [arguments] [files] 编辑指定的文件edit the given files or: subl [arguments] [directories] 打开指定的目录 or: subl [arguments] - 编辑stdin 参数Arguments: --project <project>: 载入指定的project --command <command>: 运行指定的命令 -n or --new-window: 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a or --add: 添加文件夹到当前窗口 -w or --wait: 返回前等待文件关闭 -b or --background: 不激活该应用程序 -s or --stay: 文件关闭后保持应用程序激活状态 -h or --help: 显示帮助并退出 -v or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若是从标准输入--wait是隐式的。 使用--stay当文件关闭是不切换到后台控制台(只与是否有等待的文件有关) 文件名能够经过加:line或者:line:column后缀来指定打开的定位。 用法摘自官方文档
在菜单栏选择 Sublime Text->Preferences->Setting-User(注意其中Setting-Default是默认的系统配置, 是不可修改的), 经过修改用户设置会覆盖系统对应的默认配置.spa
{ "color_scheme": "Packages/Theme - itg.flat/itg.dark.tmTheme", #主题设置, 这是下载主题后, 自动生成的, 也能够手动配置 "font_size": 15, #设置字体大小, 我比较喜欢大一点的字体 "ignored_packages": #设置忽略文件类型, 第二个是默认忽略的, 第一个markdown文件我使用另外一种文件打开, [ "Markdown", "Vintage" ], "create_window_at_startup": false, #取消启动时,自动打开新窗口的设置, 这个设置很恶心, 每次启动后会自动生成一个空白窗口 "open_files_in_new_window": false, #取消打开文件时会新生成一个窗口, 默认设置每次打开一个项目会从新生成一个窗口 "highlight_line": true, #高亮当前编辑行, 其实高亮的不明显 "highlight_modified_tabs": true, #设置文件修改时, 标签高亮提示, 这样能够提示保存 "show_encoding": true, #在窗口右下角显示打开文件的编码 "original_color_scheme": "Packages/Theme - itg.flat/itg.dark.tmTheme", #主题设置 "translate_tabs_to_spaces": true #将tab键的形式改成四个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