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搞懂几个概念:
1、ESX和ESXi的区别即vSphere4.x和5.x本质区别
原VMware强调的是功能强大的Server Console管理方式,即ESX的这种,由于其本质上是在hypervisor上实现的linux虚机概念,的确能够干不少事情(不少VMware不但愿发生的故事也发生了)。SC能够任意添加,因此没有太多限制,怎么做冗余都行
2、VMkernel和SC或hypervisor的概念不一样
SC、hypervisor根本意义上是对于ESX或ESXi的本机管理,一个IP足够了。
而VMkernel是ESX或ESXi关键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根本就要求你的物理链路是冗余化的,或同一子网段避免跨vlan的数据问题。他们要求的是和存储设备在同一子网内,或者多路径
3、虚拟化要求的网络资源
在做IP规划前,你首先得考虑ESX或ESXi的物理网卡有多少才够用的问题。
在VMware的vSphere Client管理界面中,它是很分明的表露意思的,分三种:a、manage console;b、VMkernel;c、guest VM network
物理网卡要在这三种网络上先实现物理的冗余度,这个在VMware看来很简单,只是你采购成本的问题。
一旦你的物理资源够多,你才能实现多功能。不然,一旦哪一个VM要求passthrough,怎么办?
IP的规划,只是对于整个管理的须要。须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要分开,多数缘由是由于要隔离网络风暴以及数据链接的须要,好比存储网络就绝对要求同一子网段,再加上多路径的实现;另外,VMkernel的单独vlan或物理子网的实现,是方便heartbeat的一些数据包确认(作过DRS、HA时的心跳数据抓包实验,这个数据包极容易受到风暴干扰而致使错误的)
个人建议是先规划好物理网卡(非IP)的数量:
(1)、管理端 建议1~2个网口
(2)、guest VM network 看你在这台ESX或ESXi上要实现多少虚机和这些虚机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来肯定。建议2~3个网口
(3)、VMkernel 在资源多的状况下,iSCSI和用于Vmotion、HA的建议区分开来,并各自实现物理冗余。这个具体多少需看你对于存储架构和核心功能的规划而定。
针对四网卡来讲:
首先明确这些ESXi上的VM具体是多少?另外,哪些ESXi要实现HA或DRS的,单纯的Vmotion以及Storage Vmotion不用考虑
若是不许备增长物理网卡的前提下,建议你将SC和VMnetwork做物理网口的合并(SC的IP最好和vCenter在同一vlan);在不考虑多路径的前提下,建议VMkernel用途的物理网口都合并;另外vCenter机器上最好另外开一个与IP SAN同一vlan的网口,便于通信。
就IP的规划而言,SC和VMnetwork的vlan段可考虑与实体vlan混合;VMkernel的vlan端以及IP-SAN的vlan段建议是新建vlan或干净的vlan内使用
附上细则:
物理网卡(vmnic)
|
虚拟交换机(vSwitch)
|
端口组(Port Groups)
|
vmnic0
|
vSwitch0
|
Service Console+VM
|
vmnic1
|
vSwitch0
|
Service Console+VM
|
vmnic2
|
vSwitch1
|
VMkernel(IP SAN) +vMotion
|
vmnic3
|
vSwitch1
|
VMkernel(IP SAN) +vMotion
|
主机名称
|
IP 地址
|
ESXI01
|
10.0.0.120
|
ESXI01 Vmtion IP
|
10.0.10.10
|
|
|
ESXI02
|
10.0.0.121
|
ESXI02 Vmtion IP
|
10.0.10.15
|
|
|
ESXI03
|
10.0.0.123
|
ESXI03 Vmtion IP
|
10.0.10.20
|
|
|
Vcenter Server
|
10.0.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