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执行和编译执行

A、解释程序 

所谓解释程序是高级语言翻译程序的一种,它将源语言(如BASIC)书写的源程序做为输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并不造成目标程序。就像外语翻译中的“口译”同样,说一句翻一句,不产生全文的翻译文本。这种工做方式很是适合于人经过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会话,如在终端上打一条命令或语句,解释程序就当即将此语句解释成一条或几条指令并提交硬件当即执行且将执行结果反映到终端,从终端把命令打入后,就能当即获得计算结果。这的确是很方便的,很适合于一些小型机的计算问题。但解释程序执行速度很慢,例如源程序中出现循环,则解释程序也重复地解释并提交执行这一组语句,这就形成很大浪费。 

B、编译程序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语言处理程序,它把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Pascal、C等)源程序做为输入,进行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而后再让计算机去执行这个目标程序,获得计算结果。 

编译程序工做时,先分析,后综合,从而获得目标程序。所谓分析,是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所谓综合是指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为了完成这些分析综合任务,编译程序采用对源程序进行屡次扫描的办法,每次扫描集中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也有一项任务分散到几回扫描去完成的。下面举一个四遍扫描的例子:第一遍扫描作词法分析;第二遍扫描作语法分析;第三遍扫描作代码优化和存储分配;第四遍扫描作代码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编译程序直接产生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造成可执行的目标文件,但也有的编译程序则先产生汇编语言一级的符号代码文件,而后再调用汇编程序进行翻译加工处理,最后产生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目标文件。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须要常常使用的有大量计算的大型题目,采用招待速度较快的编译型的高级语言较好,虽然编译过程自己较为复杂,但一旦造成目标文件,之后可屡次使用。相反,对于小型题目或计算简单不太费机时的题目,则多选用解释型的会话式高级语言,如BASIC,这样能够大大缩短编程及调试的时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