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一下今天看的有关数据结构和AI的知识:编程
数据结构:数据的组织形式和存储方法数组
主要包括:1.线性结构 2.树结构 3.图结构网络
1.线性结构:由n个元素构成的有限序列。【数组】为最简单的一种形式。数据结构
主要包括:顺序表、链表、栈、队列等形式 前二者从存储形式上区分,后二者从逻辑功能上区分。前二者是基础,后二者是基于前二者的。编程语言
2.树结构:出现的缘由是一些数据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例如:AI领域的“博弈树”、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的“决策树”、多媒体技术中的“哈夫曼树”。学习
3.图结构:出现的缘由是数据元素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比一、2两种结构复杂的多。例如:AI领域中的神经网络系统、贝叶斯网络。测试
下面概括:顺序表和链表的知识点搜索引擎
顺序表:用来存储数据,以连续的内存单元来存储,就构成了一张线性表。一张顺序表包括了一下特征:1.惟一的表名来标识顺序表。2.内存单元室连续的。3.数据是按顺序存放 的,元素间有前后关系。人工智能
链表:与顺序表不一样,其内存单元是任意分配的,可是每一个数据元素都存放在链表的一个结点中,每一个结点由指针链接。设计
每一个节点中包含:1.数据元素 2.下一个结点的地址。 链表逻辑上是连续的,可是物理上并不必定。只要得到链表的头节点就能够遍历整条链表。
表头不存放数据,只存放头结点的地址,即表头是一个指针变量。链表尾结点的指针域为NULL,表示终止。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AI是对程序系统的研究,该程序系统可以模仿人类的活动,如感知、思考、学习和反应。
AI简史:
2400年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明了逻辑推理这个概念,莱布尼茨和牛顿完成了逻辑语言的定稿,19世纪乔治·布尔提出布尔代数奠基计算机电子电路的基础。思惟计算机主要思想来自阿兰·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AI是有John McCarthy(约翰·麦卡思)于1956年首次提出。
“图灵测试”:测试者提出一个问题,由机器和人类分别提供一份答案,若是测试者不能说出哪份答案来自人类,哪份来自机器,那么计算机经过了图灵测试,则其具备智能行为。
智能体式一种系统。其可分为两大类:软件智能体和物理智能体。功能是:感知环境,从环境中学习并与环境进行交互。
软件智能体:完成特殊任务的程序。例如:对邮件的归类、搜索引擎。
物理智能体:(机器人)一个用来完成各项任务的可编程系统。主要运用于机器人上,设计这类系统更好地帮助人类的工做。
专门为AI设计的编程语言:LISP和PROLOG。LISP是麦卡思1958年发明的。(通用语言如C\C++\JAVA,也能用来编写智能软件)
数据结构的做用?
运用顺序表和链表进行对一些数据的操做?
涉及了数组、指针、结构体的知识。
AI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哲学,逻辑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