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以来,关于华为的消息一则接一则,备受你们关注,不少人也为华为捏着一把汗。算法
先是 5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及其 68 个非美国子公司归入 「实体清单」(这份清单实际上就是一份「黑名单」,一旦被列入这个清单,就失去了在美国的贸易机会,会遭到技术封锁和国际供应链隔离);安全
谷歌、微软、ARM 相继拒绝对华为提供服务服务器
紧接着是 5 月 20 日谷歌限制华为访问其 Android 操做系统和应用程序,Gmail,YouTube 和谷歌地图都不能在华为手机使用,随后微软也默默地将华为笔记本电脑从其线上商店下架;网络
而后是 5 月 23 日,孙正义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 ARM 暂停与华为及其芯片公司海思的一切业务往来……框架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时此刻,华为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而对此,华为始终沉着冷静,并硬气回应:咱们可以自主设计,不惧断货。性能
其实,早在 2012 年,任正非就已经未雨绸缪。优化
他在 2012 年 9 月的「诺亚方舟实验室」专家座谈会上,对中外专家表示:「咱们如今作终端操做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若是他们忽然断了咱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 系统也不给我用了,咱们是否是就傻了?」人工智能
居安思危的华为,这些年一直都在作着最坏的打算,为脱离美国的供应作着准备。spa
过去十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将近 4000 亿人民币,其中投入到芯片研发上的大约占 40%,也就是 1600 亿人民币左右。操作系统
而负责操做系统研发的华为内核 OS 实验室也早就成立,属于华为 2012 实验室的中央软件院,与海思平级。
华为在研发上的高投入是你们都有所耳闻的,他们去年研发投入 1015 亿元,位列全球第四。
巨大的投入与付出以后,如今,大概也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吧。
用华为手机的朋友都知道,如今华为手机都搭载的自家系统 EMUI,它是华为基于安卓 9.0 打造和升级的情感化操做系统,被华为称为 人工智能 操做系统。当初是为了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而进行开发的。
EMUI 最先在华为 P6 就已经使用,目前升级至 EMUI 9.1
之因此要打造 EMUI,是由于,在安卓手机进入大屏年代后(2013 年),即便配置顶级的手机,使用时间一久,卡顿、死机也会成了屡见不鲜,必须不断重启和清理内存才能勉强使用。这应该是不少安卓用户曾切身感觉过的。
因而,华为 CBG 终端研发团队决定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形成卡顿和死机背后的缘由有四点:
一、安卓系统管理松散,应用对资源的使用缺乏规则;
二、系统硬件资源协同缺少;
三、App 膨胀严重,拖累系统运行速度;
四、存储碎片累积效应,存储碎片化随使用时间日益严重,数据读写速度明显降低,系统卡顿频繁、加剧。
针对前 3 个问题,团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经过 AI 算法 实现应用需求与硬件资源的最佳配置,及时合理地整理和回收空闲资源。
而对于最后一个存储碎片化的问题,团队决定用 F2FS(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文件系统替换安卓原生文件系统。
对安卓系统进行文件系统替换后,有效解决了卡顿顽疾
由于 F2FS 是为 Flash 量身定作,并且它可使手机极大程度上避免文件碎片。这一替换至关于给安卓系统作了「器官移植手术」。最终替换成功,卡顿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作到这些还不够。2016 年,国内手机游戏逐渐普及,而华为手机用户对游戏体验吐槽也急剧增多。
对此,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对手机图形处理性能的攻关后,于 2018 年 6 月发布了搭载 GPU Turbo(一种软硬协同的图形加速技术,可以提升手机 GPU 的性能)的荣耀 Play。在帧率、抖动率、掉帧、耗电等硬指标的对决上,荣耀赢了其余友商手机。
GPU Turbo 从立项到研发成功,花费了超过 5 年的时间
这让业界见识了 GPU Turbo 的强大:它解决了安卓在图形处理上效率低这一历史问题,也使得较低配置的手机也能够流畅地玩大型游戏。能够说,这项研发的成功,开启了千元机玩游戏不卡顿的历史。
而安卓新版本也陆续吸取了华为团队所做出的成果。因此,华为对于安卓的发展和壮大也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现在却被安卓「分手」,剧情很不美好。
事实证实,未雨绸缪老是真理。
从 2012 年起,华为就开始规划本身的操做系统,就是为了取代 Android 系统。现在,这个一直被做为「备胎」的操做系统,网传名为 「鸿蒙」,将要转正。
为何取名「鸿蒙」?鸿蒙是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传说盘古在昆仑山开天辟地以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天然的元气叫作鸿蒙。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诗云:「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冥须悟空。」
根据华为商标注册列表里,华为几乎把整个山海经的神兽都注册下来了
所以,取「鸿蒙」做为华为 OS 的名字,可见华为的情怀与浪漫,也能以此窥见他们要开辟全新历史的决心。
其实,不只仅是「鸿蒙」,华为还有一系列研发产品的名字,都来自中国古典文化。华为自研手机芯片「麒麟」,基带芯片「巴龙」,服务器芯片「鲲鹏」,人工智能芯片「昇腾」,推荐系统「伏羲」……将远古神话与新科技结合,大概是华为的终极浪漫。
华为懂浪漫,更讲务实。数万名研发工程师,历时 7 年之久所研发的华为 OS 终于将要面世。
据微博上一则消息透露,这套操做系统由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领导的操做系统团队开发,目前候选名为「鸿蒙」,网上也有「麒麟 OS」的叫法,华为内部则称之为 「Project Z」。
微博上传的上海交通大学汇报 PPT 中的一页
这个自主研发系统对 Linux 系统进行了大量优化,独立于安卓和 iOS,而且已经用到了华为手机的安所有分中。
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表示,华为的 OS 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做系统,并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和全部的 Web 应用。并且,若是安卓应用在华为 OS 上从新编译后,运行性能将提高超过 60%。
不过,目前距离华为 OS 完成还有一段距离。并且,完成开发后,仍然须要第三方人员为其开发应用程序。这在国内相对容易,但在国外仍是有必定难度。也就是说,即便谷歌的许多服务被封锁,这个操做系统在国内仍是有机会,可是在西方市场就很难说了。
而任正非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对操做系统也没有透露过多消息。
他表示并不清楚该系统在华为内部用在哪里。而且在被问及该系统以后是否会开源,吸引一些开发者进来时,他回答:「作一个操做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创建起一个生态是件大事情,慢慢来。」
从头至尾开发一个操做系统是很难的。可是在华为,咱们看到,通过多年技术和人才积累,利用开源内核从最底层开发自主的操做系统,也成为了可能。
虽然在生态创建上还面临重重困难,不过咱们相信,这些都是时间的问题。咱们须要有耐心,给国产自主研发操做系统以时间。
而开发自有操做系统,华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其实,国内有不少操做系统公司,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普华、中科方德、深度等等。不过,这些操做系统都是基于 Linux 的二次开发。可是,也有自主研发成分比较高的,好比航天系背景的元心,就是一个。
元心系统 2014 年 12 月首次在网络安全周亮相,它采用了和 iOS 相似的操做风格,不过它和 安卓、iOS 都是平行关系,整个的硬件驱动、系统框架、安全机制,还有应用框架这些都是有本身源代码的。
元心操做系统主要是针对对信息安全要求等级较高的行业客户
虽然目前,在智能手机、PC 和服务器上,中国没有自主内核的操做系统。但一些实时操做系统,因为代码量相对较小,并且受生态因素影响很小,国内确实有彻底自主研发的,并且这些实时操做系统已经与自主 CPU 开展合做,在诸多领域发挥着本身的做用。
其实,咱们回顾 ARM 的发展史,会发现,历史老是惊人的类似。
ARM 当初(当时仍是 Acorn)也是由于遭到英特尔的拒绝,没能拿到 Intel 80286 的设计资料和样品,才一气之下决定本身干,本身造芯片。而后就有了今天已经没法被取代的 ARM。
现在 ARM 也加入了拒绝华为的阵营。而华为在这一次挑战之中,是否将 ARM 的历史重演?
从来拥有狼文化的华为,总会不屈不挠
颇有可能的是,华为就像那些武侠剧集里的侠客,在不被待见以后,磨练出了本身的功夫,而后天地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