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dadm 命令用于管理Linux系统中的软件 RAID硬盘阵列,spa
格式为 mdadm [模式] <RAID设备名称> [选项] [成员设备名称]3d
经常使用命令:code
mdadm -D /dev/md0 #md0为自定义设备名,查看详细信息
二、mdadm 命令的经常使用参数和做用blog
-a 检测设备名称部署
-n 指定设备数量同步
-l 指定 RAID 级别class
-C 建立(阵列卡)软件
-v 显示过程配置
-f 模拟设备损坏im
-r 移除设备
-Q 查看摘要信息
-D 查看详细信息
-S 中止 RAID 磁盘阵列
三、建立 RAID10
(1)建立RAID10,先添加四块硬盘,并使用fdisk查看是否成功加上。
mdadm -Cv /dev/md0 -a yes -n 4 -l 10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C 表示建立一个RAID阵列卡,
-v 显示建立的过程,
/dev/md0 建立的设备名称,
-a yes 自动建立设备文件,
-n 4 使用4块硬盘来部署这个RAID磁盘阵列,
-l 10 表明 RAID 10方案。
接上四块硬盘的名称。
(2)将制做好的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4格式。
mkfs.ext4 /dev/md0
(3)建立挂载点,把硬盘设备进行挂载操做。
mkdir /raid mount /dev/md0 /raid df -h
挂载成功后可看到可用空间为20G。
(4)查看 /dev/md0 磁盘阵列的详细信息,并把挂载信息写入到配置文件中,使其永久生效。
至此,RAID10建立完毕。
四、损坏磁盘阵列及修复
在确认一块物理硬盘设备出现损坏而不能继续正常使用后,应该用 mdadm 命令将其移除,而后查看 RAID 磁盘阵列的状态。
mdadm /dev/md0 -f /dev/sdb #-f 模拟设备损坏,模拟/dev/md0 磁盘阵列的/dev/sdb 磁盘损坏
mdadm -D /dev/md0 #查看
此时能够看到可用磁盘少了一块。
须要重启系统再加一块磁盘,才能使用命令实现将磁盘加进去。
添加一块磁盘到 RAID 阵列的命令:例添加/dev/sdb 到 /dev/md0中
mdadm /dev/md0 -a /dev/sdb
在 RAID 10 级别的磁盘阵列中,当 RAID 磁盘阵列中存在一个故障盘时并不影响 RAID 10 磁盘阵列的使用,有了新的硬盘设备后再使用mdadm命令予以替换便可,在此期间能够在 /raid 目录中正常的建立或删除文件。
五、磁盘阵列+备份盘
RAID 10 磁盘阵列中最多容许 50% 的硬盘设备发生故障,可是存在这样一种极端状况,即同一 RAID 1 磁盘阵列中的硬盘设备若所有损坏,也会致使数据丢失。
使用 RAID 备份盘技术来预防这类事故,该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准备一块足够大的硬盘,这块硬盘平时处于闲置状态,一旦,RAID磁盘阵列中有硬盘出现故障后则会立刻自动顶替上去。
(1)建立 RAID 5 磁盘阵列+备份盘。
mdadm -Cv /dev/md0 -n 3 -l 5 -x 1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 /sde
-n 3 表明建立这个 RAID 5 磁盘阵列所需的硬盘数,参数 -l 5 表明 RAID 的级别,参数 -x 1 则表明有一块备份盘。
经过查看能够看到有一块备份盘。
(2)再次将硬盘设备 /dev/sdb 移出磁盘阵列,查看 /dev/md0 磁盘阵列的状态。
mdadm /dev/md0 -f /dev/sdb
mdadm -D /dev/md0 #查看/dev/md0的状态
此时能够看到,备份盘已经自动顶替上去并开始了数据同步,而且磁盘阵列的磁盘仍是三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