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灰度发布设计

灰度发布(又叫金丝雀发布)是互联网产品发布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在黑和白之间平滑过渡的一种产品产品发布方式,产品发布者根据某种规则,让一部分用户继续使用原来的产品功能,另外一部分用户逐渐启用新功能。在过渡过程当中,可能还会对产品作进一步的完善,灰度发布完成后,全部的用户都将使用新的产品功能。[1]nginx

在服务发布的时候很难保证一点问题都不出,出问题在所不免,如何保证在出了问题的时候影响最小呢,灰度发布就可让咱们提早知道发布是否有问题,先用小部分流量看看效果。git

灰度发布系统架构

1560433264675.png

1 配置中心配置,哪些服务进行灰度发布,灰度发布中的流量划分github

2 上游服务接收客户端请求以后,根据配置中心的配置将请求转发到新老服务中数据库

3 注册中心负责新老服务的注册服务器

4 下游服务负责处理用户请求的业务服务系统架构

设计中的难点:灰度发布系统中的协议设计学习

  • 数据协议
    • 定长header
    • 变长body
    • 设计灰度发布字段
      • uid
      • token
      • ip
      • tag
  • 灰度发布策略
    • 单策略
      • uid/token/ip
    • 基于上下文灰度发布策略
      • 模块AC同时灰度
      • tag

灰度发布场景

只更新下游某服务

上游若是Nginx:测试

  • 可以使用Openresty,Tengine等nginx扩展,能够嵌入lua脚本,进行转发
  • 服务器配置agent进行动态更新nginx配置,好比consul + consul-template。

上游若是是RPC服务:ui

  • 可集成配置管理平台的客户端SDK,实时更新服务端的配置,执行灰度发布策略,判断是否要开启新版本服务。

下游服务:lua

  • 新老服务通常都会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服务通常都带有本身的版本号。

同时灰度多个模块

网关层与数据访问层同时进行灰度发布。

根据文中上面提到的协议字段中,给新来的流量进行打标签,全部走到新网关的请求都打上tag,在业务逻辑层根据tag再次转发到不一样的数据访问层。

  • 全部通过新gateway的请求都有标签
  • 有标签的请求在业务层都会转发到新的数据访问层

1560434366390.png

数据库的灰度升级

好比SqlServer迁移到MySQL,或者数据库字段修改。

  • 首先数据全量复制,双写
  • 再双写一段时间
  • 去掉旧版本的DB,只写新数据库

1560434904604.png

客户端灰度发布

Android灰度发布,不要一次性把包上架到应用市场,若是上架了就不受控制了,能够经过本身的后台接口,尝试更新一批用户,而后逐渐的增长用户比例。等灰度发布完毕以后,再提交到应用市场

IOS的App Store有灰度发布机制,可是又比较严的规则。能够提早终止发布,可是已经更新的用户则没法降级。默认是7天进行所有的灰度升级。

最后

学习记录

参考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