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本人大学慕课的笔记,具体视频点击这里linux
1.Shell是介于使用者和操做系统核心程序(Kernel)间的一个接口;是Linux的命令行
2.Shellshell
3.Bash:包括早期的Bourne Shell和Korn Shell的全部功能,而且加入了C Shell的某些功能(它是各类Linux操做系统的默认Shell)
4.使用Shell方法bash
5.终端前面的内容-- [root@sjh-com ~]#服务器
6.切换帐户的命令:su
命令格式:su [-] [用户名]
su 等价于 su root
su sjh
扩展部分: - 选项的做用网络
命令列表spa
1.运行级别(runlevel):操做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定义在/etc/inittab文件中
2.Linux的7种运行级别操作系统
0 halt 关机、表明系统停机状态
1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只支持root帐户
2 Multiuser,without NFS 不支持网络文件系统的多用户模式
3 Full Multiuser mode 彻底多用户模式
4 unused 系统未使用,用做保留
5 X11 图形界面的多用户模式
6 Reboot 重启命令行
3.不一样运行级别能够相互切换,本质上并无级别功能差别视频
补:若是丢失了root帐户的口令,可让机器启动进入单用户模式,而后使用passwd命令来重置root的密码接口
4.运行级别原理
在目录/ect/rc.d/init.d下有许多服务器脚本程序,通常称为服务(service)
在/etc/rc.d下有7个名为rcN.d(N的取值为0~6)的目录,对应系统的7个运行级别
rcN.d目录下都是一些符号连接文件,这些文件都指向init.d目录下的service脚本文件,这些连接文件命名规则为K+nn+服务名或S+nn+服务名,其中nn为两位数字
系统会根据指定的运行级别进入对应的rcN.d目录,并按照文件名顺序检索目录下的连接文件:对于以K(Kill)开头的文件,系统将终止对应的服务;对于以S(Start)开头的文件,系统将启动对应的服务
5.运行级别相关操做
6.CentOS7.3中设置运行级别的命令
具体见下表
命令 | 功能 |
---|---|
Tab | 命令补全 |
文件名或路径补全 | |
连续按2次Tab键,显示已输入字符开头的全部命令、文件名或路径 | |
Ctrl+D | 退出终端 |
如处于编辑状态,则直接退出编辑状态 | |
从光标处向右删除 | |
Ctrl+C | 结束当前执行的命令 |
取消当前命令行的编辑 | |
Ctrl+L | 终端清屏 |
Ctrl+Z | 将正在运行的程序送到后台 |
Ctrl+R | 搜索历史命令 |
Ctrl+A | 移动光标到所在行的行首 |
Ctrl+E | 移动光标到所在行的行尾 |
Ctrl+U | 输入了错误的命令,使用该快捷键会擦除从当前光标位置到行首的所有内容 |
Ctrl+K | 输入了错误的命令,使用该快捷键会擦除从当前光标位置到行尾的所有内容 |
Ctrl+W | 擦除光标位置前的单词;若是光标在一个单词自己上,它将擦除从光标位置到该单词词首的所有字母 |
Ctrl+Y | 粘贴使用Ctrl+W、Ctrl+U和Ctrl+K快捷键擦除的文本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