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从事物联网领域相关的工做,前不久也陆陆续续写过几篇关于物联网的文章,对物联网的前景是一直看好的,可是具体实施起来,要真正让物联网项目落地,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最近一两年实施了几十套污水监控、垃圾监控等物联网系统,而且如今也一直在实施部署物联网养殖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实施了近十套)就深有感触。单就落地这一点来讲,当前的物联网项目有点相似智能家居,前景很美好,但近十多年的发展,除了一些高档住宅外,智能家居并无进入寻常百姓家,个中缘由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html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阿里、腾讯、百度等网络公司巨头,移动互联网时代也让小米、乐视、滴滴打车脱颖而出。相对十倍百倍于互联网市场的物联网时代,人们的指望更大,但愿能从中诞生出更伟大的公司。网络
但愿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也是残酷的。并发
对互联网来讲,一切是“数字”的,可是对物联网来讲除了“数字”,更是“原子”的,针对“数字”来讲边际成本近乎为零,可是对“原子”来讲,却不尽然。周鸿祎在7月16日,极客公园举办的奇点大会上,就这样说:我原来鼓吹过硬件应该免费,智能硬件被不少人给忽悠了,包括我本身!大数据
其实不只仅硬件自己须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隐含成本。虽然智能家居没有发展起来,可是智能安防却越作越成熟,摄像头监控方案的性价比愈来愈高,也愈来愈稳定实用。云计算虽然发展了不少年,除了虚拟主机的相关的业务外,所谓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也并无落实到各类各样的项目中来,反而当前“直播”却很火,“直播”火的背后是云平台的直接获利(相对于物联网数据,门户文字新闻及图片,视频是最消耗流量的,也是最直接的流量变现方式)。云计算
我从2001年开始作工控项目,多年的项目实施感悟,在我眼中所谓的隐含成本,其实就是实施成本和维护成本,其中维护成本是隐含成本中,最不肯定,也有多是最致命的成本。为何智能家居没有作起来,智能安防却如火如荼?智能安防相对于智能家居,虽然也是系统,可是简单地说,就是各类摄像头的集成,最终呈现也比较简单,就是在各类监视器中呈现摄像头获取的视频画面。项目实施过程当中也不须要特别高的技术水准,系统自己也没有多少复杂的逻辑控制关系。除了项目实施过程稍微繁琐外(因为大部分是摄像头的各类组合,因此对实施人员的要求也不高,系统调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看视频有无),后期的维护很是简单,大部分维护工做,无非就是摄像头的更换,通常客户自己就能够完成这个工做。相对而言,智能家居却否则,监控点繁多,电量、温度、湿度、可燃气体、门窗、灯光,空调、冰箱,电视等等,而且控制逻辑也相对复杂,甚至每个家庭都有本身的特别的要求,系统很容易出问题。除却开发和实施成本,如今车马费,住宿费,人工费那么高昂,做为普通家庭中的智能家居是很难维护起来的(而且我的家庭对系统价格尤其敏感)。系统价格上不去,维护成本下不来,我的感受这是智能家居很难普及的最重要的缘由。设计
目前工控市场也进入了困境,缘由有两点,一是技术门槛愈来愈低,可实施的人愈来愈多,因此项目的交付价格也愈来愈低;二是人工费用,出差维护费用却愈来愈高。这让不少传统工控类的中小型集成公司很难存活并发展下去。调试
说到这里,物联网项目的困境也就凸显出来了。视频
我一直认为,“物联网”是工控网的外延,从技术角度来讲,并无什么新意。虽然当前出现了很多针对物联网的新技术,如NB-IoT及LoRa低功耗无线通讯技术,无非是一个通讯通道而已,好比之前很火的zigbee技术,反而前景发展愈来愈暗淡,因此物联网的发展毫不是靠一两个所谓的先进技术而推进的。htm
受创客运动及大众创业的推进,前几年智能硬件很是火,可是最近,智能硬件的发展不尽人意。毕竟仅仅靠愈来愈接近成本价的智能硬件去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能经过京东众筹或小米扶植的智能硬件企业并无那么多,因此很多的智能硬件企业也但愿在物联网领域寻求本身的一席之地。blog
我的认为典型的物联网系统,实际上是传统工控和智能硬件交集的部分(以下图所示)。
传统的工控项目,动辄千万,百万级别,小则也得数十万。项目过小,集成厂商也不值得去作,做为使用方,也不会专门去培养该项目的维护人员。从每一年的工控展能够了解到,工控界的相关厂商,彷佛对物联网有些不屑一顾,更多的是认为物联网不过是一个炒做的概念,物联网的那点事,工控领域一直在作。
智能硬件的大发展,源于硬件开发的门槛愈来愈低,ARM等硬件厂商,也专门推出了面向物联网领域的Cortex-M芯片,而且提供了各类各样的代码库,可让用户相对方便的进行嵌入式开发。
为何我说联网系统是工控和智能硬件的交集呢?由于典型的物联网项目,至少要知足两点,一是监控点要相对多一些,二是每个监控点的成本要低一些。 监控点多,才能产生大数据,云端数据存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才有意义。成本低,才便于大规模实施。
若是用传统的工控硬件设备和方法去实施物联网项目,那成本确定是居高不小,由于传统的集成厂商,不多自有研发产品,都是用国内外第三方的产品去进行集成或二次开发,成本不会过低,另外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有必定的代码调整,开发成本也不便宜,另外更为主要的事,项目一到现场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如何保证7*24小时连续无端障运行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智能硬件的厂商的去作物联网项目,因为缺乏工控实施的经验,在硬件设计的层面,基本上就是民用级别的了,好比工控中常见的,宽电压支持、光电隔离等等每每作不到位,产品一到现场,就会出现各类各样的问题,甚至连工控领域至少1年的使用寿命都达不到。而且现场的项目要求也不是那么简单单一,须要采集和控制的量每每比较多,而且控制逻辑也相对复杂,相似的项目,不一样实施的现场,相关的采集点,控制点,甚至控制逻辑都有所不一样。对作智能硬件的厂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物联网项目落地的最大困境就在于,传统的工控厂商不屑于去作物联网项目,或者说由于利润过低,甚至赔本,因此没有动力去作。新兴的智能硬件厂商虽然有心去作物联网项目,可是囿于自己技术实力和工控实施经验,生产出的硬件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不够,而且以产品开发的思惟去作项目,开发成本居高不下,项目很难规模化实施。
因此要突破这个困境,就是用传统工控的思想去生产和实施物联网系统,用智能硬件高性价比优点去支撑物联网项目的批量实施。只有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物联网项目才可能真正的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落地。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yefanqiu/p/639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