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物联网项目架构设计思想(转)

 

了解了工业级的物联网项目的一些特点,因此架构设计方面就有了方向和思路。咱们先从技术角度分析,当前一个典型的物联网项目,从组成上来说,至少有三部分:一是设备端,二是云端(主要指公有云),三是监控端。

1. 设备端架构设计

设备端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工艺逻辑执行及控制。编程

不管底层的设备数量有多少,通讯协议有多复杂,考虑到项目安全等等因素,每每和云端通讯,聚集在一个设备上,这样的设备的角色每每是物联网网关,除了专门负责和云端进行通讯外,有时候也会对原始数据进行必定的处理,执行一些业务逻辑相关的代码。 和云端通讯有不少协议可选,常见的有基于HTTP协议的Get或Put方法,从服务器获取一些设置及状态,及向服务器推送采集到的数据。可是对数据量相对比较大,实时性要求高的,每每是直接的Socket TCP/UDP通讯,这样传输的代价相对较低,可是对编程设计方面要求比较高。安全

由以上分析,从功能层面上分,设备端架构通常可分三层,一是数据采集&控制输出层;二是工艺流程执行层;三是数据上传&命令接收通讯层。服务器

2. 云端架构设计

云端通常包含三部分:Web前台+ Web后台+中间件;架构

做为工业级的物联网项目,Web前台通常会显示这几部份内容,一是工艺画面,和现场实际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一一对应,画面能够实时反映工业现场运行的状况。二是各类数据报表、曲线数据的保存、查询和打印等。三是运行日志,保存各类运行状况,以备查询。四是显示系统诊断信息,便于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判断问题所在。spa

Web后台相对复杂一些,通常完成三部份内容的工做,若是是设备端基于HTTP协议通讯,每每须要处理Get和Put请求。因为前台有实时画面,因此Web后台有时候也须要向前台界面传输实时数据,目前有些实时数据是经过Web Socket协议进行传输,也能够由专门的程序来处理。还有一部分功能比较重要,就是要创建设备数据和各类报表,曲线,日志的对应关系,以便于适用尽量多的现场。架构设计

在工业级物联网项目中,通常中间件必不可少,其主要功能就是负责和现场设备进行通讯,获取数据或发送相关控制指令。此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功能,因为中间件程序通常是做为系统的一个服务程序或普通应用程序,生命周期较长,能够长时间连续运行,能够处理一些相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数据换算及数据转储。设计

3. 监控端架构设计

监控端通常包含PC、手机或平板监控。日志

对通常项目而言,也许经过Web前台就能够掌控一切了,可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若是对应的手机或平板上没有对应的APP,那这个项目就感受有了一个很大的缺憾。有了手机或平板APP,就能够身在任何地方,均可以相对方便的监控现场。中间件

从功能上划分,架构能够相对简单的分为两层,一就是UI界面显示及操做层,二就是数据通讯层,实现和服务器信息交互。生命周期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