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站技术架构》第五六七章阅读笔记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第五六七章阅读笔记服务器

      第五章主要讲了网站高可用性的相关知识,业界一般用多少个9来衡量网站的可用性,网站的可用性指标是网站架构设计的重要指标,对外是服务承诺,对内是考核指标。网站的年度可用性指标=(1-网站不可用时间/年度总时间)X100%。通常企业为提升系统可用性,会采用较昂贵的软硬件设备,廉价设备虽然节约成本,但在必定程度上也下降了系统可用性,在高强度频繁读写的普通硬盘,致使硬件损坏是常态,网站的高可用性架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服务器硬件故障时服务依然可用、数据依然保存并可以被访问。主要手段是数据和服务的冗余备份及失效转移,一旦某些服务器宕机,就将服务切换到其余可用的服务器上,若是磁盘损坏,则从备份的磁盘读取数据。对于通常的网站分层模型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数据层主要负责具体业务逻辑处理;服务层负责提供可复用的服务;数据层数据的存储与访问。做者主要介绍了经过负载均衡进行无状态服务的失效转移,即在业务量和数据量较高的状况下,当单台服务器不足以承担全部的负载压力时,经过负载均衡手段,将流量和数据分摊到一个集群组成的多台服务器上,以提升总体的负载处理能力。可复用的服务模块为业务产品提供基础公共服务,通常高可用的服务策略有:分级管理、超时设置、异步调用、服务降级、幂等性设计。而高可用的数据的含义:数据持久性、数据可访问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强一致、数据用户一致、数据最终一致。对于数据备份有数据冷备和数据热备提升数据可用性。除此以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少提升网站可用性的策略,都是颇有帮助的知识。架构

      第六七章讲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扩展性指对现有系统影响最小的状况下,系统功能可持续扩展或提高的能力。咱们不由想到了面向对象中一大原则: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也就说,当系统新增一个功能时,不须要对现有系统的结构和代码进行修改。伸缩性指系统可以经过增长(或减小)自身资源规模的方式加强(或减小)本身计算事务的能力。在网站架构中,一般是指利用集群的方式增长服务器数量,从而提升系统的总体事务吞吐能力。设计网站可扩展架构的核心思想是:模块化,并在此基础之上下降模块间的耦合,提升模块的复用性。在大型网站中,这些模块经过分布式部署的方式,独立的模块部署在独立的服务器(集群)上,从物理上分离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进一步下降耦合性从而提升复用性。负载均衡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