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服务如火如荼的状况下,愈来愈多的项目开始尝试改形成微服务架构,微服务即带来了项目开发的方便性,又提升了运维难度以及网络不可靠的几率.mysql
在说微服务的优缺点时,有对比才会更加明显,首先说一下单体式结构sql
在单体式架构中,系统一般采用分层架构模式(MVC),持久化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架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数据库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微服务,又叫微服务架构。微服务就是一些协同工做的小而自治的服务.编程
1. 技术异构性网络
在不一样的服务中,可使用不一样的技术来各自开发,只要保证服务间能相互协做便可架构
2. 弹性并发
当微服务中的某一个服务不可用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只会影响相关功能不可用app
3. 扩展框架
易于扩展,使用小的多个服务,更加易于扩展新的功能运维
4. 简化部署
某个服务的更新部署,不须要从新部署整个应用
5. 可组合
经过组合多个服务,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功能
6. 可替代
由于每一个微服务都比较小,从新实现某一个服务或者直接删除该服务都是可操做的
1. 复杂度高
微服务间经过REST、RPC等形式交互,相对于单体模式,须要考虑被调用方故障、过载、消息丢失等各类异常状况,代码逻辑更加复杂。
对于微服务间的事务性操做,由于不一样的微服务采用了不一样的数据库,将没法利用数据库自己的事务机制保证一致性,须要引入二阶段提交等技术。
同时,在微服务间存在少部分共用功能但又没法提取成微服务时,各个微服务对于这部分功能一般须要重复开发,或至少要作代码复制,以免微服务间的耦合,增长了开发成本。
2. 运维复杂
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系统由多个独立运行的微服务构成,须要一个设计良好的监控系统对各个微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运维人员须要对系统有细致的了解才对够更好的运维系统。
3. 影响性能
相对于单体架构,微服务的间经过REST、RPC等形式进行交互,通讯的时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正如上面所说
对于微服务间的事务性操做,由于不一样的微服务采用了不一样的数据库,将没法利用数据库自己的事务机制保证一致性,须要引入二阶段提交等技术。
在单体项目中,很容易作到事务控制,而在多个服务之间很难实现
假设服务调用以下:
A B C D 的事务均在各个服务控制,如何作到,统一协调,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XA是一个分布式事务协议,由提出。XA中大体分为两部分:事务管理器和本地资源管理器。其中本地资源管理器每每由数据库实现,好比Oracle、DB2这些商业数据库都实现了XA接口,而事务管理器做为全局的调度者,负责各个本地资源的提交和回滚。XA实现分布式事务的原理以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总的来讲,XA协议比较简单,并且一旦商业数据库实现了XA协议,使用分布式事务的成本也比较低。可是,XA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性能不理想,特别是在交易下单链路,每每并发量很高,XA没法知足高并发场景。XA目前在商业数据库支持的比较理想,在mysql数据库中支持的不太理想,mysql的XA实现,没有记录prepare阶段日志,主备切换回致使主库与备库数据不一致。许多nosql也没有支持XA,这让XA的应用场景变得很是狭隘。
所谓的消息事务就是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两阶段提交,本质上是对消息中间件的一种特殊利用,它是将本地事务和发消息放在了一个分布式事务里,保证要么本地操做成功成功而且对外发消息成功,要么二者都失败,开源的RocketMQ就支持这一特性.
该方案采用最终一致的,牺牲了一致性,换来了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存在形成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所谓的TCC编程模式,也是两阶段提交的一个变种。TCC提供了一个编程框架,将整个业务逻辑分为三块:Try、Confirm和Cancel三个操做。以在线下单为例,Try阶段会去扣库存,Confirm阶段则是去更新订单状态,若是更新订单失败,则进入Cancel阶段,会去恢复库存。总之,TCC就是经过代码人为实现了两阶段提交,不一样的业务场景所写的代码都不同,复杂度也不同,所以,这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被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