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道路,不同的风景——此次啥都聊

不一样道路,不同的风景2016年年度总结」微信

wKiom1iG2wLRowvuAAOZoYvdrY8924.png-wh_50

做者架构

李斯达运维

学习者,筑梦灵魂工做者ide

曾在阿里O2O仓储解决方案公司担任系统架构师(系统运维主管)一职,目前就任于某互联网企业担任系统工程师,致力于IT改善生活的实践之路,折腾各类实验,同时热爱生活并享受生活,多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实在人。工具




2016年度总结确实比往年来得晚一些,一直不知道从何提及,还记得去年的雾里散步吗?没曾想受到那么多反馈跟关注,目前居然高达百万PV(不得不升级了博主的AppServer Level):学习


wKiom1iG2uribDQPAACZkM5P0PU958.png-wh_50


也收到了不少朋友的赞同、鼓励:ui

wKioL1iG2uvhjsEhAAA7-nlnn7U155.png-wh_50

wKioL1iG2uuRsThPAAAdEjSCjIA070.png-wh_50

wKiom1iG2uugxnxBAAAeW6Oc-fg430.png-wh_50


同时间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会作更多的交流,甚至以自已的角度给一些意见:spa



wKiom1iG2uyg97CqAAD6X7wduiM599.png-wh_50

16年的感悟其实很是多,可是实在没有时间再去整理成能称之为文章的“文章”,既然都没办法集中在一块儿串成一篇总结,那就以N条分享来具体聊聊这一年以来的点滴感悟吧,几乎每一条分享都跟我之前所思所考大有不一样,不过也只有当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和别人不同的风景设计




Part  A3d


1、任何好的人与事都不该该被浪费


        “你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这是我常常被别人问到的问题,不管是学习新的技术、讨论新的方案,仍是兄弟间聊聊人生、谈谈感情一二事都会被问起,一般我都一笑而过,其实我也没别的想法,我只是认为有些好的人或事都值得去努力,去追求而已,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你以为一件事情由你操刀你能够作得更好的时候,那就应该争取由你操刀


2、不管什么,都须要沉淀


        格拉德威尔有一句话“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用辩证思惟去看,应该这么说,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之一。从07年到如今,我关于技术这一块早就突破了一万小时,可是真正的一万小时达成跟“工做年限不等于你的工做经验”一个尿性,有效的努力才是真正的沉淀,有时候有些人可以为了能巧合一秒准备了几年,可是这也是值得付出的。


3、没必要着急创建人脉,由于有能力的人脉都不错


       人脉究竟是什么?是加入各类所谓的“技术圈”、“技术群”?是跟各个业内有名大神的“合照”?仍是参与各种所谓XXTXX峰会?除非你想成为“虹桥一姐”那种恶俗网红(不能否认,恶俗网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算是成功的),不然请尽快认清现实,任何人脉都是基于价值,价值对等才能创建长久合做,或许靠嘴皮子能持续一时,可是当面具被揭穿,后果就很难堪了,若是你提供不了对等价值,那就坦诚接受,虚心请教,不要拿着那1分的技术换10分的面子来创建所谓的“人脉”。


4、勇于尝试,踏出那一步


       其实不少人不是不敢,只是接受不了失败的结果,固然,我也是。目前为止,我开始尝试的新鲜事务彷佛尚未失败过,我认可我运气可能比较好,其实 尝试  踏出 应该分开看,一开始的念头决定你应该去尝试,而长期的发酵才会促使你踏出那一步,不管是尝试仍是踏出关键一步都不会最终左右事情的结果,可是,对与错的将来谁知道呢,因此不管你在纠结什么,在犹豫什么,若是你也认为任何好的人与事都不该该被浪费,那就去踏出第一步吧。


5、对将来的恐惧才是前进的动力


       正如前面所说,对失败的结果几乎人人都会害怕,但是人生就是不断的面临着未知与不解,再从不解到不惑的一个过程,勇于尝试是了解未知很好的途径,因此对于将来虽然我也会恐惧,可是心理要有一个信念,如今的恐惧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才能促使自已去前进,而我如今的恐惧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觉得到了职业瓶颈,可是进去鹅厂后我所说的瓶颈说不定是别人的起点而已。


6、不是每一个人都须要天赋,只是不少人都缺乏了一点儿偏执


     不少人在作一件事情到必定程度后,就会说算了,我仍是没这方面天赋,但是不少人的努力程度其实都还没到须要拼天赋的时刻,仅仅只是未够努力去作而已,仍是15年说过的一句老话:

wKioL1iG2u6jw7XSAADi_j8W4ak511.png-wh_50


自勉,自省。


7、挚友应如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


     我常常跟不少不一样类型不一样职业的人聊天,因为工做的缘由,常常会打车,让我发现其实那些师傅才是真正有故事的人,我曾经遇到两个开快车的师傅给我人生不少启示,一个是广州的师傅,当时他操着一口白话版的普通话跟我聊了不少关于年轻时他创业的故事(以致于下面那段关于创业的观点大部分来自于他)也跟我分享了如何从创业到淡然的故事;另一个是深圳的师傅,那是155月份我来深圳出差时认识的,他告诉我面对选择要如何构建自已的底线,如何确认最终的答案,那就是接触更多的人,经过更多的方式来丰富你考虑的因素。

    关于这段话我要讲的第二件事,就是我一个友人的父亲,不知道何时喝茶成了我解忧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博主周边不少朋友常常是以烟酒解忧,博主并非反对烟酒,可是烟酒之于茶,太过于浮躁,只有纯粹的喝茶才能够释放心灵,而这位友人的父亲(我称之为叔叔),这位叔叔即是我在鹏城惟一一个可以静下心喝茶的人,一开始仅仅是基于尊重,认为应该在长辈在的状况下,应该陪长辈喝茶,一来二去,我发现这位长者常常可以巧妙地传达一些人生道理给我,老先生是名书画爱好者,而我不懂文墨之事,但是跟他交流起来倒是悟到到了许多文墨以外的事情,好比不管是知识仍是什么都须要沉淀,再如天赋与执着的关系,这些我原本都停留在很浅显的阶段,但是这半年来十来次的“茶局”下来,结合叔叔的经历,倒是愈加的深入理解。因此,若是说经历过选择,创业起起伏伏的快车师傅曾经是入世的强者,那么叔叔就是属于出世的智者了。也但愿你的人生有智者与强者相伴。


Part B


一 关于选择(2017)


    记得2015年年度总结,我聊过这么一个话题“三岔路,如何选择?”而在2016,我一样面临选择,而此次不仅仅是工做上的,并且是生活上,这一次,是我兄弟说一句话把我惊醒,“当你不能肯定是否继续的时候就给自已下一个时限”,这句话一样在我另一个朋友用不一样的角度诠释了“当你面临进击仍是退缩的时候,那就把自已逼入死角”(个人这个朋友曾经是黑拳界的顶级战将,这句话来源于他教练,出自在16年年初我抉择是否来深圳的时候跟我在广州一家Family便利店凌晨夜谈,虽然他是我前东家的一名HR,可是那天凌晨是他逼我入思考死角,给了我下定决心的勇气)。


二 关于 运维 与 运营 


    之前咱们称保障业务稳定的工程师为运维工程师,这类职业通常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业务系统稳定便可,有故障就解决故障,没故障就闲着没事干,随着业务复杂性愈来愈高,其实如今来讲,应该把运维从传统的救火更新换代为运营了,由于业务系统及运维从业人员的格局发生愈来愈多的变化,格局也随之变化,好比之前单一的业务架构可能变成多层业务架构,数据、应用、逻辑、计算资源、用户图像几乎都是业务的关键链路,因此,传统运维应该慢慢转变自已的思惟,多个维度去考虑业务的健壮性、稳定性,而不是单单是业务自己,特别是如今有海量数据、资源能够支持咱们作得更好,除了作好运维的钉子,也要作一把懂得运营的锤子。


三 关于 客户 与 用户 


    从业以来,我在工做上不习惯把使用业务的人称之为“用户”,而是称之为“客户”,看似简简单单一字之差,实际上有着万种细节在里面,用户在我看来就是“使用该业务的人”,而做为业务运营方的咱们,跟使用业务的人实际上处于同一个水平线。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咱们做为服务行业”,其实本质上,运维工做者确实就是应该属于服务行业,没有服务意识与不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那么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没办法切中痛点,没法根本解决客户问题,因此业务运营工做者,不妨把姿态放低点。


关于格局


    有人说英语是工具,因此学技术,但却不多人知道其实技术也是工具,工具辅助的永远是人的思惟,思惟跟不上,再高的技术也是浪费。这固然也关乎这一年来一个很热的词——格局,格局在不一样人眼里有不一样的解释,不一样的视角,关于这一块究竟如何去提高?我实在没有很好的作法,由于我自身的格局也受我自身的经历限制,惟一能努力的就是对待每一件事物,都尽量多想一步吧,多想一想深层次的因果,而后不要害怕经历,多去主动经历一些人生必需要经历的历程,你可能会成为麻木厌世的人,可是人的成就,品德与格局像老酒同样,发酵越久越醇香,慢慢品尝才细节之微妙,但愿你是懂得思考的独立人格而后拥有真正的格局。


5、关于创业


    不少童鞋跟我讨论创业,这个时代创业成本相比上个世纪末来讲很低,对创业者的宽容度很高,可是这并不表明标准下降了,创业不是领个营业执照就能成功。

不少人喝了不少鸡汤,以为天下武功惟快不破,因此动第一步好过不动,我我的愚见人生中大部分事情确实须要快,但至少有两样是快不得的,那就是事业与爱情,特别在今年我特别有感触,想要收获真正的事业或爱情,都须要一个厚积的过程,至于薄发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至少有了积累,当积累到了必定量才会有结果。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讲事业方面的厚积,不少创业者在路演(若是不知道这个名词请先别着急创业)的时候会强调自已的项目多么的接地气多么注重UE(用户体验),TA们所宣称的这些是如何积累的呢?那就是在以用户角度来设计项目,说白了项目建立者自己也必须是用户,这里所说的用户不仅仅是这个项目的用户,而是关注这个圈子的用户。

从我自身来讲,从事互联网,关注"互联网+"创业,因此从15年末开始加入互联网企业,参与多个互联网项目,使用"腾讯云(互联网+云)"并利用它完成多篇基于云的传统企业架构文章,"喱喱学车(互联网+学车"并利用它完成了驾校学习,"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并利用它成功为自已及多个朋友挂号,"熊猫签证(互联网+国际签注)"并成功委托完成签注了多个国家的签证,能够说这里的厚积不只仅我投入了互联网事业,也亲身去体验互联网产品,即便我不创业,这些也必然成为我事业上积累下来的财富。然而现实是不少人连产品形态都没理解,就一味的创业,并想着借势拉投资(为了增长活跃度甚至有人以创业者自居到地铁,天桥上拉微信拉人头),这些即便借助热度来完整天使轮也不会走长远,即使是网红文化,也是有其核心价值,不是仅仅靠炒做来完成创业。


这里分享一个从别的地方看到的关于创业者须要符合的三个条件:

  • 试图不断地提升本身的认知

  • 达成更新式的协做

  • 开拓人类文明的新边疆,作一件史无前例的事


Part C


一口气聊了这么多,到如今一共三千八九十七个字,就像一开始所说,若你但愿任何人或事物不被浪费,那么请保持你的勇敢与恐惧,以更大的格局接触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像老酒同样慢慢沉淀,或许有起有落,或许会面临更多的选择,有时候逼自已进入一个死角,或许就能获得答案,若是得不到,那就多走走不一样的道路,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在迷茫的路上记得点上一根清香,约上一二智者,茶起。

第四年了,也该是时候让更多的人明白MVP襟章“坚持”“责任”“勇气”的意义所在了。


Reconnect MVPis time to be connect more people


wKioL1iG2u_y1xIBAABpnXBUM8E372.jpg-wh_50




努力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由于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此次没有火药味了

谈爱恨不能潦草,明年见。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