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从2010年3月15日起,Redis的开发工做由VMware主持。从2013年5月开始,Redis的开发由Pivotal赞助。
在现有企业中80%公司大部分使用的是redis单机服务,在实际的场景当中单一节点的redis容易面临风险。redis
要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承受高并发访问量,咱们会将原来集中式数据库的数据分别存储到其余多个网络节点上。数据库
Redis 为了解决这个单一节点的问题,也会把数据复制多个副本部署到其余节点上进行复制,实现 Redis的高可用,实现对数据的冗余备份,从而保证数据和服务的高可用。
主从复制,是指将一台Redis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其余的Redis服务器。前者称为主节点(master),后者称为从节点(slave),数据的复制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节点到从节点。服务器
默认状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且一个主节点能够有多个从节点(或没有从节点),但一个从节点只能有一个主节点。网络
从节点开启主从复制,有3种方式:并发
经过 info replication 命令能够看到复制的一些信息
主从复制过程大致能够分为3个阶段:链接创建阶段(即准备阶段)、数据同步阶段、命令传播阶段。负载均衡
在从节点执行 slaveof 命令后,复制过程便开始运做,下面图示大概能够看到,
从图中能够看出复制过程大体分为6个过程socket
主从配置以后的日志记录也能够看出这个流程
1)保存主节点(master)信息。
执行 slaveof 后 Redis 会打印以下日志:分布式
2)从节点(slave)内部经过每秒运行的定时任务维护复制相关逻辑,当定时任务发现存在新的主节点后,会尝试与该节点创建网络链接
从节点与主节点创建网络链接高并发
从节点会创建一个 socket 套接字,从节点创建了一个端口为51234的套接字,专门用于接受主节点发送的复制命令。从节点链接成功后打印以下日志:ui
若是从节点没法创建链接,定时任务会无限重试直到链接成功或者执行 slaveof no one 取消复制
关于链接失败,能够在从节点执行 info replication 查看 master_link_down_since_seconds 指标,它会记录与主节点链接失败的系统时间。从节点链接主节点失败时也会每秒打印以下日志,方便发现问题:
# Error condition on socket for SYNC: {socket_error_reason}
3)发送 ping 命令。
链接创建成功后从节点发送 ping 请求进行首次通讯,ping 请求主要目的以下:
·检测主从之间网络套接字是否可用。
·检测主节点当前是否可接受处理命令。
若是发送 ping 命令后,从节点没有收到主节点的 pong 回复或者超时,好比网络超时或者主节点正在阻塞没法响应命令,从节点会断开复制链接,下次定时任务会发起重连。
从节点发送的 ping 命令成功返回,Redis 打印以下日志,并继续后续复制流程:
4)权限验证。若是主节点设置了 requirepass 参数,则须要密码验证,从节点必须配置 masterauth 参数保证与主节点相同的密码才能经过验证;若是验证失败复制将终止,从节点从新发起复制流程。
5)同步数据集。主从复制链接正常通讯后,对于首次创建复制的场景,主节点会把持有的数据所有发送给从节点,这部分操做是耗时最长的步骤。
6)命令持续复制。当主节点把当前的数据同步给从节点后,便完成了复制的创建流程。接下来主节点会持续地把写命令发送给从节点,保证主从数据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