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ookeeper特色:
- Zookeeper:一个领导者(Leader) ,多个跟随者(Follower) 组成的集群。这与Redis的集群概念同样的,Redis是一主多从。
- 集群中只要有半数以上(必须大于集群数量的一半,等于一半也不行)节点存活,Zookeeper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 全局数据一致性:每一个服务Server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Client不管链接到哪一个Server服务,获取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
- 每一个服务Server保存的数据副本很是小的,主要是一些服务的配置文件而已。
- 更新请求顺序进行,来自同一个Client的更新请求按其发送顺序依次执行。
- 好比:一个Client前后发了三次请求分别是1请求、2请求、3请求,Zookeeper就依次按顺序处理1请求、再处理2请求、最后3请求。
- 数据更新原子性,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要么更新失败。这和SQL的事务特色很类似。
- 实时性,在必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 就是说集群之间同步数据副本的时间很是之短,由于上面第三点说起每一个服务Server保存的数据副本的容量很是小。

二、Zookeeper的数据结构:
与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同样的(根目录/子目录/子目录......),这里就不详细说了。Zookeeper中每一个节点被成为ZNode,而且每一个ZNode默认是存储1M的数据,这就是上述Zookeeper特色中为什么能实现数据实时性 以及 数据一致性的缘由。服务器
三、Zookeeper的应用场景:
- 统一命名服务:便于识别。
- 统一配置管理:每一个服务保存的配置信息要求一致。作到每一个客户端访问到的哪一个服务的数据都是同样的
- 统一集群管理:实时监控每一个ZNode的数据信息状态(是否有更新了)。
- 服务器节点动态上下线:一旦发现有服务挂了或者上线,Zookeeper会去通知客户端有服务挂了或者上线。
- 软负载均衡:让新的请求服务分配交由访问数量较少的服务器去处理。
我是杨展浩。这是个人第四篇博客。加油!!!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