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生活家的院子

李宗盛------生活家的院子


每次小李的沙龙都有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来参加,对于“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也时常被问起

。我觉得创作的人都有的一个天分和特质,就是比较容易感动,他的“雷达”比较敏感,所以我常说创作人都是上天给这个人世间的礼物。创作有几个要件,对我自 己来讲,一个就是不断地保持好奇心,我常常对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一些人背后的故事有很多的好奇,有很多的想象,包括对人文、社会有很多的关心。怎样靠这些 积累保持一个好奇心,我觉得是一个创作人最基本的要件。

  至于你创作的作品当中是不是有很丰富的情感,我觉得那非常个人化,看你会被什么样事情打动,然后可以传达多少东西出来。其他就是技巧方面,比如说李宗 盛的歌词,我写东西,其实严格来讲,李宗盛的曲大概都只有60分,我的作品、旋律是为了我的歌词服务的,就是通常我在创作的时候,我大部分先有词,我先想 说什么,然后我把歌词写出来,然后我再去找一个我认为大家都能很快接受的一个旋律。

  其实和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以为我看很多书,其实什么文豪什么“斯基”,小李一概不知。我的创作从我的生活里面来,有几件事情或许可以提供给 喜欢创作的朋友做参考。首先,创作是一个沟通,创作的第一步是自我完成。所以不管你写得多烂,人家多么不理解,文字多粗糙,那是你们家的事,是自我完成的 一个事情。第二步,你就希望人家懂,你希望人家感动,这个时候就牵扯到很多很多。我刚创作的时候不是在想怎么卖钱,通常会想一件事情,就是我怎么样用最简 单的话去传达我的感情。因为我没读过那么多书,我没有经常去敲打、锤炼、琢磨那些文字,所以我第一个想,我想怎么讲这个事情,讲明白,而且我希望他懂。

  我们碰到很多所谓怀才不遇的人,有一堆人说我的歌为什么不红呢,人家为什么不感动。通常不是那个故事有问题,情歌都差不多,而是你讲的方法不然太老套,不然不动人,你怎么把故事说美了,这是你要做的。

  我有一个理论,唱歌是讲话的延伸。我所有的句子,所有的歌词都是从讲开始,不是从唱。它是给你一个朋友讲的事,“你还记得我们年轻时候的一个梦吗”, 我的歌词开始就是这样:“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我的创作没有让人感觉到是北大中文系的,只是让人怎么理解。我没有什么秘方,就是真挚、简单、沟通,你希 望人家懂,就要讲人家懂的话。

  对于一个创作人来说,天分是一定要有的,然而天分也可以补足。因为你在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收获,人的性格会有转变,对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有 很多人心里面的话说不出来,我觉得小李还是和以前一样,说出心里想说的话。我的确在以前的十年当中取悦了一些人,有些歌写的特难听也红了,瞎写的也不错, 如果再写我就希望能够很真实地去写。而且我的确有所积累,我决定在内地生活,就是我觉得我要了解这里就得住下来,喝一样的水,呼吸一样的空气,遭遇一样的 困难,别人生活里面碰到的事情我都一样碰到,所以我希望我接下来创作也是这样,一路观察、感受这个社会,获得自己的体验。
  □李宗盛

227.jpg


48542732.jpg


230.jpg

樓梯拐角的搜藏應該很像Bobby家的院子。。。

232.jpg

有些人生來就覺得是屬於吉他的。。。怎麽可以這麽好看啊?!

237.jpg



------------------------------------------------------------------------------------

function addBookmark(title,url){ if (window.sidebar){ window.sidebar.addPanel(title, url,""); }else if( document.all ){ window.external.AddFavorite( url, title); }else if( window.opera && window.print ){ return true; } }
<!--左部结束--> <!--右部开始-->

我所了解的ah--生活家的院子--转载

[轉載] 2008/04/29 11:51



要如何去介绍和形容ah,对我来说一直是件有难度的事。

  即使练习了许多遍,每每向别人推荐时仍会感到词穷。

  我常说:"ah是一个……耳闻不如眼见的地方。"因爲实在很难找到具象的先例来类比,也无法以固有思维对它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划分。

  我所熟悉的ah,当然不像被载入史册的1659年伦敦街头咖啡馆,充斥着鱼龙溷杂的激进派关于政体和哲学的狂热辩论,炭火在壁炉里哔哔剥剥,燃着剑拔弩张的空气。

  也不像琼瑶小说里让女主角意乱情迷的"喜鹊窝"西餐厅,吃饭时必有弹吉他的男生唱《我等待你直到白髮如霜》之类歌曲供大家佐餐以示风雅,情境气氛都配合着你侬我侬的爱情幻术。

  更不同于1980年代台湾"木船"和"木吉他"那些民歌餐厅。 "洪小乔在整理歌谱,胡茵梦在想有没有机会上台,张艾嘉逃学过来听歌"那类教无数后人景仰膜拜的梦幻场景,我总觉听来心酸。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 悠。或许他们只是一群在生活压力下紧抱音乐这块浮木的无奈漂流者,而彼时的心情,想必是谁也望不见的前路茫茫。

  然而会想起这些,是因爲在ah身上,依稀可见它们的影子,或者说有着些许玄妙的灵犀。似曾相识的是不能趋从的尊贵内心,饱含深情的自我陶醉,给人某种安抚却注定寂寞疏离的命运……以身外身做梦中梦的心情,才会更加难以形容吧。

  我所熟悉的ah,当然包括与每个身临其境的人一样体会到的精致妥帖,美酒佳肴。夏天坐在院子里喝薄荷茶,仰头看阳光把饱满覆郁的白杨叶片和细密灵秀的刺槐都镀上金。冬夜点亮了满室的灯影绮丽, 想起"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吃一客红酒牛尾就微微醉了。

  我所熟悉的ah,还包括以前所未有的近和静聆听现场演出。小小的舞台,密闭空间,兴奋交织着局促与新奇,电流般地将每个人连成一个磁场。那是暌违已 久,对音乐的敬畏之情,以"摘下耳机"这一简单动作向歌者致敬。在"民歌餐厅"的时代远去许久之后,它的精神终于得以被更爲尊重和礼遇的方式传承发扬,也 算是给曾经在那个时代刻下印记的人们些许告慰吧。

  我所熟悉的ah,更包括公司上下人人都能讲出一堆的幕后花絮。从台湾辗转托运,"飘洋过海来看你"的古董电钢琴; 精挑细选踏破铁鞋,"爲你我受冷风吹"的食材原料;融合古典与现代的设计感却需要翻遍整个北京才找到隐居于城郊小巷的某位"打铁高手"来製作,"让我欢喜 让我忧"的独特灯饰……一草一木总关情。

  正因爲熟悉太多别人无法瞭解的ah, 深知每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凝聚了太多心力与心血;正因爲看着它一砖一瓦地修建,点点滴滴地累积,像陪着一个孩子共同体会成长的寂寞与冷暖;正因爲明白ah 的内容不仅仅是喝咖啡吃西餐,还有演出,沙龙,读书,美食文化这些精神盛宴,世俗喧闹方能衬托出世清远。这些郑重的深爱与自持,才是我们酝酿太久,不敢轻 易将ah推向社会的原因。在精美设施背后深藏着内敛而静朴的美,以及对生活的情致,对音乐的尊重,对幸福的反思。

  许多愿景的産生, 一开始只是满足自己感情的诉求,而后去感染和共鸣其他不甘沉沦的心。坦白说,我们从不敢奢望更多,惟愿ah的姗姗来迟尚未使它错过施与受的恩遇。期待你的认同和呼应,给你别样的温暖与鼓舞,一如它带给我们。

<!--编辑导航-->
<!-- 页脚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