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载 Ubuntu 系统镜像:http://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php
这里使用的是 ubuntu 14.04.1 LTS 64bit 版本。LTS表示 Long Term Support ,长期支持。linux
使用 DiskGenius 来进行磁盘操做。数据库
注意:ubuntu
Linux 目标盘最好是在硬盘的后面,由于 Windows 系统中没法识别 Linux 的 Ext4 分区,举个例子,若是将 Linux 装在C盘和E盘之间的D盘,即将D盘删除后创建 Linux 分区,后面的E盘盘符就会被系统替换成D。则安装在E盘的软件会出现系统注册表路径不对的状况而致使没法运行。网络
若是你机子中每个磁盘都存在大量的文件不方便格式化,那么能够在 DiskGenius 中使用“调整分区大小”功能从某一个空闲空间比较大的磁盘中拉出一个分区来。具体操做为:对着目标磁盘右键,点击“调整分区大小”,接着进行相应的操做。oracle
二、 将下载的 iso 系统复制到当前系统的C盘(hd0,0)根目录下,并将 iso 中 casper 文件夹中的 vmlinuz.efi 和 initrd.lz 两个文件也解压到C盘(hd0,0)根目录下(这个可使用WinRAR打开)。工具
注意:布局
(hd[n-1],[m-1]):表示的是第n块磁盘的第m个分区。一般MBR主引导的磁盘上容许最多4个主分区存在,因此通常来讲【0=<m-1<4】表示主分区,而【4=<m-1】则表示逻辑分区。ui
三、 打开EasyBCD。以下图操做,按图中序号依次点击"添加新条目"→"NeoGrub"→"安装"。spa
点击"安装"以后实质上会给系统安装一个 NeoGrub Bootloader 引导加载器,在系统盘根目录会相应写入一些东西如图:
出现提示"NeoGrub 引导加载器已成功添加到启动菜单"时,点击"配置"。
点击"配置",会弹出一个记事本文件,实质上就是 menu.lst。menu.lst 是 DOS 工具启动的菜单界面设置文件。经过 menu.lst,能够配置 Linux 的启动和引导,也能够引导已经安装好的 Linux 系统。
在 menu.lst 中添加下面一段代码:
1 title Install Ubuntu 14.04.1 LTS x64 2 root (hd0,0) 3 kernel (hd0,0)/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4 initrd (hd0,0)/initrd.lz
注意:
menu.lst 的格式通常有四行:
——title xxxxx
title行:bootloader 进去以后看到的菜单选项。title是必须保留的,它是grub的语法的标签,能够在title 后面写入想要添加的东西,这是能够本身定义的。——root (hd[n-1],[m-1])
root行:root开头,而后一个空格,加一个分区名称(hd[n-1],[m-1])。表示 iso、vmlinuz.efi和 initrd.lz 的绝对路径。——kernel (hd[n-1],[m-1])/xxxxx
kernel行:以kernel 开头,而后加一个空格,并在其后给定vmlinuz.efi文件存放路径,这个命令行的做用是告诉计算机将使用(hd[n-1],[m-1])分区下的 linux 目录中的 kernel 内核来启动。ro表示只读。filename后面的iso务必与目标iso文件命名一致。
——initrd (hd[n-1],[m-1])/xxxxx
initrd 行:和 kernel 行相似,主要用于指明安装的文件放在哪一个分区和哪一个目录中,即在该命令后指定文件的安装目录。
至此,准备工做所有OK!
看到 GRUB4DOS 界面后,选择"Install Ubuntu 14.04.1 LTS",也就是上面 menu.lst 中代码的title行内容。进入 Ubuntu 桌面。能够看到桌面左侧是 Dock 栏,顶部为状态栏,桌面上有一个"安装"和一个"实例"。这时候不要着急去点安装。
按 Ctrl+Alt+T 呼出终端窗口(也可点击左上角的按钮打开 Dash 而后输入 terminal)。
在终端中输入如下指令,而后回车执行。这句指令做用是硬盘安装 ubuntu 时卸载isodevice 光驱分区。不然会有挂载错误。执行无提示表示完成。
1 sudo umount -l /isodevice/
上面执行完毕,双击桌面的"安装ubuntu 14.04.1 LTS"图标。加载片刻,出来一个欢迎界面,左侧面板自动选中"中文(简体)",若是不是的话也能够依据本身的语言喜爱选择系统语言。接着右下角点击"继续"。
检查网络状况。推荐选择"我如今不想连接wifi无线网络"。保持断网状态,避免安装过程当中联网安装大量没必要要更新而耗费时间。
准备安装环境检查。要求空间足够,笔记本链接电源,断网。第三方插件可安装也可不安装。点击"继续"。
接下来询问安装类型。安装双系统务必选择"其余选项",不要认字面意思选了"共存"。
接下来进入磁盘"分区"状况。这里安装 Ubuntu 的分区是上面咱们腾出来的未定义分区(显示"空闲"状态)。上面"分区"加了引号,由于在 Linux 系统中,并无硬盘分区这个概念,Linux 中取而代之的是文件概念,这个和 Windows 是有本质区别的。
注意:
挂载点在 Linux 系统里面,"分区"被称做"挂载点",简单明了的说,"挂载点"意思就是:
把一部分硬盘容量,"分"成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用来干其余事情。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叫作:"挂载点"。因此,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你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Linux 以目录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系统中的全部文件。
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用来干特定事情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
/boot:用于存储系统引导文件,也是 vmlinuz 核心的所在。 / :就一个符号,表示根目录的意思。也是系统管理员root的目录。 /home:系统使用者的目录。用来存储用户程序、文件、文档等资源。 SWAP:严格来讲,swap不是挂载点。它是一种虚拟内存交换分区,当你机子的物理内存用完以后,会动用这部分 swap 分区来看成虚拟内存使用。固然 swap 是硬盘上的空间,即便是 SSD,速度也不及物理内存快。若是但愿快速度的话,不能寄厚望于 swap,最好是加大物理内存,swap 只是临时解决方法。物理内存在4G或以上的机子,能够不须要 swap 分区。可是若是你的 Linux 是用来作开发,须要一些诸如 oracle 这样的软件数据库,swap 仍是必须保留的。其余挂载点不在这里作展开。
Linux 磁盘命名磁盘设备在 Linux 环境下,均以文件夹命名,挂载在 /dev 设备目录下。
IDE 接口的硬盘,显示为:HD SATA 或 SCSI 硬盘,显示为:SD。多个硬盘为:sda,sdb,sdc。 光驱,显示为:CDROM。多个光驱按数字排列:CDROM0,CDROM1,CDROM2。 硬盘分区,如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区,分别显示为:sda1,sda2。 常见挂载点设置
SWAP:上面说过,物理内存在4G或以上的机子,能够不须要 swap 分区。可是若是你的 Linux 是用来作开发,须要一些诸如 oracle 这样的软件数据库,swap 仍是必须保留的,给 1~2GB 足够了。 / :若是是我的用,新手不必分那么多分区,所有分一个根目录就好了。 /boot:不必定要分出来。看你把 Linux 的引导安装在那个设备。若是是默认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不更改(即/sda),则是用 GRUB 2 来引导系统的,每次开机均会先进入 Grub 2 引导界面供你选择 Ubuntu 或者 Windows,选择后者的话才进入 Windows 的 NT6.x 引导界面,由于装在 sda 里会改写 mbr 引导信息。这种状况是不须要单独分 /boot 出来的。
若是把 /boot 分了出来,建议大小为 100M~300M。安装启动引导器能够选择 / 或者 /boot 分区,可是这样一来,装完以后只能看见 Windows 的引导菜单,也只能启动 Windows,须要进入 Windows 中使用 EasyBCD 或者 Grub4DOS 等软件来添加 Ubuntu 启动项。
双击显示空闲的设备,弹出"建立分区"对话框,依次填写大小,选择分区类型,分区位置,以及文件系统和挂载点。分区挂载点顺序能够调换,但当有一个设为主分区后其后面的也会跟着默认为主分区,而逻辑分区则不会。建议所有设置为逻辑分区。
设置好后,回到安装类型窗口,检查一下各分区和启动引导器的安装设备状况。
如无错误,点"如今安装"。若是没有分 swap 分区,会有一个提示以下图,点"继续"就行了。
接下来进入安装过程,会依次提示选择时区地域、键盘布局。
设置好姓名,计算机名,用户名和密码。这里的密码会做为进入系统密码,也会做为提权密码,不建议长密码,避免每次使用 sudo 等提权命令时要求输入密码太麻烦。
以上所有设置好了后,进入静默安装状态。
最后安装完成,提示重启。安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