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html
一、在C++中,成员变量的初始化顺序与变量在类型中的声明顺序相同,而与他们在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中的顺序无关。函数
二、构造函数分为两个阶段执行:1)初始化阶段;2)普通的计算阶段,表现为赋值操做。性能
三、内置类型的成员不进行隐式初始化,因此对这些成员是进行初始化仍是赋值可有可无。但对于类类型的数据成员若未在初始化列表中显示初始化,而是在函数体内赋值,则至关于先调用类的默认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再在函数体中赋值,相比于直接利用初始化列表,效率较低。测试
下述给出详细描述和实验分析。this
转载:http://www.cnblogs.com/graphics/archive/2010/07/04/1770900.htmlspa
与其余函数不一样,构造函数除了有名字,参数列表和函数体以外,还能够有初始化列表,初始化列表以冒号开头,后跟一系列以逗号分隔的初始化字段。在C++中,struct和class的惟一区别是默认的访问性不一样,而这里咱们不考虑访问性的问题,因此下面的代码都以struct来演示。code
struct foo { string name ; int id ; foo(string s, int i):name(s), id(i){} ; // 初始化列表 };
构造函数的执行能够分红两个阶段,初始化阶段和计算阶段,初始化阶段先于计算阶段。htm
全部类类型(class type)的成员都会在初始化阶段初始化,即便该成员没有出如今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中。对象
通常用于执行构造函数体内的赋值操做,下面的代码定义两个结构体,其中Test1有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及赋值运算符,为的是方便查看结果。Test2是个测试类,它以Test1的对象为成员,咱们看一下Test2的构造函数是怎么样执行的。blog
struct Test1 { Test1() // 无参构造函数 { cout << "Construct Test1" << endl ; } Test1(const Test1& t1) // 拷贝构造函数 { cout << "Copy constructor for Test1" << endl ; this->a = t1.a ; } Test1& operator = (const Test1& t1) // 赋值运算符 { cout << "assignment for Test1" << endl ; this->a = t1.a ; return *this; } int a ; }; struct Test2 { Test1 test1 ; Test2(Test1 &t1) { test1 = t1 ; } };
调用代码
Test1 t1 ; Test2 t2(t1) ;
输出
解释一下,第一行输出对应调用代码中第一行,构造一个Test1对象。第二行输出对应Test2构造函数中的代码,用默认的构造函数初始化对象test1,这就是所谓的初始化阶段。第三行输出对应Test1的赋值运算符,对test1执行赋值操做,这就是所谓的计算阶段。
初始化类的成员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初始化列表,二是在构造函数体内进行赋值操做。使用初始化列表主要是基于性能问题,对于内置类型,如int, float等,使用初始化类表和在构造函数体内初始化差异不是很大,可是对于类类型来讲,最好使用初始化列表,为何呢?由上面的测试可知,使用初始化列表少了一次调用默认构造函数的过程,这对于数据密集型的类来讲,是很是高效的。一样看上面的例子,咱们使用初始化列表来实现Test2的构造函数
struct Test2 { Test1 test1 ; Test2(Test1 &t1):test1(t1){} }
使用一样的调用代码,输出结果以下。
第一行输出对应 调用代码的第一行。第二行输出对应Test2的初始化列表,直接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初始化test1,省去了调用默认构造函数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原则是,能使用初始化列表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初始化列表。
除了性能问题以外,有些时场合初始化列表是不可或缺的,如下几种状况时必须使用初始化列表
对于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咱们看一个例子。
struct Test1 { Test1(int a):i(a){} int i ; }; struct Test2 { Test1 test1 ; Test2(Test1 &t1) { test1 = t1 ; } };
以上代码没法经过编译,由于Test2类中Test1 test1;须要调用默认的构造函数,可是Test1类没有无参的构造函数,可是因为Test1没有默认的构造函数,故而编译错误。正确的代码以下,使用初始化列表代替赋值操做。
struct Test2 { Test1 test1 ; Test2(Test1 &t1):test1(t1){} }
成员是按照他们在类中出现的顺序进行初始化的,而不是按照他们在初始化列表出现的顺序初始化的,看代码。
struct foo { int i ; int j ; foo(int x):i(x), j(i){}; // ok, 先初始化i,后初始化j };
再看下面的代码
struct foo { int i ; int j ; foo(int x):j(x), i(j){} // i值未定义 };
这里i的值是未定义的,虽然j在初始化列表里面出如今i前面,可是i先于j定义,因此先初始化i,但i由j初始化,此时j还没有初始化,因此致使i的值未定义。因此,一个好的习惯是,按照成员定义的顺序进行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