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

关于硬盘:
     磁头在读写数据时,并不接触盘面,而是悬浮在距离盘面表面很是近的地方。若是由于某些缘由,磁头接触到了盘面,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硬盘分区:
          硬盘通常分为IDE硬盘、SCSI硬盘和SATA硬盘。在Linux中,IDE借口的设备被称为hd,SCSI和SATA接口的设备则被称为sd。第一块 硬盘被称做sda,第2块被称做sdb,以此类推。Linux规定,一块硬盘上只能存在4个主分区,分别被命名为sda一、sda二、sda3和 sda4。逻辑分区则从5开始标识,每多一个逻辑分区,就在末尾的分区号上加1。逻辑分区没有数量限制。
          通常来讲,每一个系统都须要一个主分区来引导。每一个分区中存放着引导整个系统所必须的程序参数。在Windows环境中常说的C盘就是一个主分区,它是硬盘 的第一个分区,在Linux下被称为sda1。其后的D、E、F等属于逻辑分区,对应于Linux下的sda五、sda六、sda7... ...。操做系统主体能够安装在主分区,也能够安装在逻辑分区,但引导程序必须安装在主分区内。
 
Linux文件系统:
      ext3fsext4fs,4增长了  日志功能,当系统崩溃以后,就能够利用日志恢复文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数据的丢失。日志检查机制检查每一个文件系统所需的时间约为1秒,这意味着灾难恢复几乎不耽误任什么时候间。
      ReiserFS文件系统,Reiser4的新算法能够同时兼顾速度和磁盘利用率,而其余文件系统每每须要系统管理员在这两个方面进行选择
      swap:交换分区,能够理解为虚拟内存。实际内存不够时,操做系统从内存中取出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在交换分区中。Windows不会为swap单独划分一个分区,而是使用 分页文件实现相同的功能。
 
 
挂载文件系统:
      使用光盘或USB作例子,快速上手:
          能够用df -h查看当前设备的挂载状况,把cdrom换成sdb1就能够挂载USB了,通常状况下USB会是/dev/sdb1设备文件
          sudo  mkdir  /mnt/cdrom                           ##/新建一个要目录(挂载点)
          sudo  -r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挂载光盘至这个新建的目录
          如今,就能够经过目录/mnt/cdrom访问这个光盘了。
          cd  /mnt/cdrom 
          ls                                             ##查看光盘内容
          cd  /                                        ##退出/mnt/cdrom目录
          sudo umount  /dev/cdrom     ## 卸载光盘
          sudo umount -r  /dev/sda1     ##  -r 指导umount在没法卸载文件系统的状况下,尝试以只读方式从新载入
          -r-w分别指定以只读模式和可读写模式挂载设备。 -w是默认值    
 
      在启动的时候挂载文件系统:/etc/fstab 文件
          Linux经过配置文件 /etc/fstab文件,来肯定系统如何在开机时挂载硬盘,以及那些分区须要挂载的信息
          列表信息有:用来挂载每一个文件系统的UUID(用于指代设备名)、
                              挂载点;
                              文件系统的类型;
                              各类挂载参数;
                              备份频度;
                              在重启的过程当中文件系统的检查顺序。     
 
      Linux下 设备 的表示方法
          Linux下的全部的设备都被看成文件来操做,在Linux中每一个设备都被映射为一个特殊文件,这个文件被称为“ 设备文件”。
          Linux把全部的设备文件都放在/dev目录下,这些文件大部分是  块设备文件 和  字符设备文件 。块设备能够随机读写;字符设备只能顺序接收“字符流。用户不能直接经过设备文件访问存储设备,全部的存储设备在使用以前,必须先挂载到一个目录下,而后,就能够像操做目录同样操做这个存储设备了。
          
     查看磁盘使用状况: df
         df (-h)     ##df命令会收集和整理当前已经挂载的所有文件系统的一些重要的统计数据
          -a 所有文件系统列表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
          -T 文件系统类型
          -i  显示inode信息
          ... ...
          df  (-t  ext4)          ##显示ext4文件系统类型的信息
          -t  [文件系统类型]  只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x  [文件系统类型]   不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fsck
          sudo  fsck  /dev/sda1
          sudo fsck -p (不加设备文件)     ## 带有-p选项的fsck命令,会读取fstab文件,来肯定检查哪些文件系统,
                                     ##并经过每一条记录最后一个字段所指定的顺序,对文件系统按照数字的升序进行检查。
                                     ##若是两个文件系统的序号相同,那么fsck会同时检查他们。一般状况下,fsck -p会在硬盘启动时自动运行
     
      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mkfs        
          sudo mkfs -t ext3  /dev/sdb1          ##格式化/dev/sdb1为ext4格式(ext4位默认格式)
          sudo mkfs -t ext4 -c  /dev/sdb1     ##使用-c选项来检查指定设备上损坏的块
 
安装硬盘和分区:fdisk
    
     1.使用fdisk创建分区表
 
         
         
         
         
 
      2.使用mkfs创建ext3fs文件系统:
 
         
          
      3.使用fsck检查文件系统
 
         
 
      4.测试分区
 
         
      5.建立并激活交换分区
     
         
 
     6.配置fstab文件
 
         
 
 
 
 

 ————————参考《Linux从入门到精通》刘忆智node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