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布局的方法(1)

几种移动端布局方法

 响应式布局
 
  1 利用@meida判断各个size  

媒体类型css

@media (max-width:768px){html

    //css 在浏览器的宽度低于768时有效css3

}浏览器

@media (max-width:1000px){微信

    div{background:blue;} // 当浏览器宽度低于1000px时css3动画

}iphone

@media (min-width:1000px) and (max-width:1150px){函数

    div{backgroundyellow;}布局

}post

@media only screen and (max-width:1150px){

    div{border:solid 1px;}

}

@media not print and (max-width:1150px){

    div{border-radius:50%;}

}

 

按需‘加载’css

 

@media还能够用在link标签上。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1.css" media="(max-width:500px)"/>

 

当浏览器宽度低于500px时,1.css的样式才会有效果。但这不表明大于500px时,就没加载了1.css。使用了@media属性后,只会让你当条件符合了,才让对应的css文件有效果。并且用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在css里写@media。

 

日常响应式网站的开发

平时响应式网站的开发,我都会先对比PC和MOBILE的设计稿,看看有什么区别,而后才进行编写css。一般都是使用flex。宽度尽可能用百分比,间距、高度、字体大小使用 em,就能够很方便的进行大小的控制。

 

  2 rem

REM

 

REM这个单位,会根据html的font-size大小进行转换。

 

html{font-size:100px;}

p{padding-top:.5rem;}

 

转换后p的padding-top就是50px了。只要咱们进行适当的计算,当前屏幕的宽度,html的font-size是多少px就OK了。

 

如何计算当前html的font-size值

 

好比,咱们拿到的设计稿是750px,那就设置成当屏幕宽度是750的时候,html的font-size就是100px(固然这个100px你能够随意设置的,我设置成100px只是方便我计算),而后就根据当前屏幕的宽度 / 750 * 100,就获得了当前屏幕宽度的font-size值。

 

//当前屏幕宽度 / 750 = 当前屏幕宽度的font-size / 100

//代码以下

(function (doc, win) {

    var docEl = doc.documentElement,

    resizeEvt = 'orientationchange' in window ? 'orientationchange' : 'resize',

    recalc = function () {

      var clientWidth = docEl.clientWidth;

      if (!clientWidth) return;

      docEl.style.fontSize = 100 * (clientWidth / 750) + 'px';

    };

  

    if (!doc.addEventListener) return;

       win.addEventListener(resizeEvt, recalc, false);

       doc.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recalc, false);

})(document, window);

 

上面这段代码,是直接根据屏幕宽度进行计算font-size的。

而淘宝移动端REM方案,还根据你的dpr去计算,并且会进行总体的缩放, 这种方案,比上面的代码会好不少。淘宝的方案,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边框1px的问题。

连接具体的效果:

第一种方案(http://www.rni-l.com/mobile/index2.html)

第二种方案(http://www.rni-l.com/mobile/index.html)

 

淘宝移动端REM

 

这个很简单,只须要加载js就行了

 

<script src="http://g.tbcdn.cn/mtb/lib-flexible/%7B%7Bversion%7D%7D/??flexible_css.js,flexible.js"/>

 

而后在css中,将px转为rem就行了。我是用scss的,因此写个函数就行了。

 

@function s($px) {

    <a href="http://www.jobbole.com/members/wx1409399284">@return</a($px / 75) * 1rem;

}

p{

    font-size:s(40);padding-lefts(52);

}

 

好比p的font-size在750的设计稿是40px,而后s(40)就OK了。

 3 最后是设置viewport

设置viewport中的width

这种方案,就是定死viewport中的width大小。

好比设计稿是750的,而后就在代码上写: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750"/>

 

咱们用一样的页面,看看效果是怎么样

 

连接:第三种方案(http://www.rni-l.com/mobile/index3.html)

 

效果和第二种是同样的,在手机上看也是。

 

.top{

    displayflex;align-items:center;padding:50px 0 113.5px;justify-content:space-between;width:100%;

    p{

        font-size:40px;padding-left:52px;

    }

    img{

        width:71.5px;height71.5px;displayblock;margin-right63.5px;

    }

}

 

而代码是直接使用px的,定死的。

 

感受从效果上来看,是很完美的,可是为何不是这种方法最流行?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360px){

    .box{color:red;}

}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520px){

    .box{color:black;}

}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750px){

    .box{color:yellow;}

}

 

我在iphone7,小米5s,谷歌浏览器模拟的iphone6plus上,字体颜色都是黄色的。因此@media媒体查询是没法使用的,由于已经将宽度定死了。而REM方案却可使用媒体查询的。由于移动端有不少奇怪的大小,并且在不一样的浏览器或者微信上,高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可能会形成间距有很大的问题。

 

window.screen.width

 

用js,能够获取当前设备的宽度。

 

对比三种方式

 

响应式的优缺点

 

优势:兼容性好,@media在ie9以上是支持的,PC和MOBILE是同一套代码的,不用分开。

 

缺点:要写得css相对另外两个多不少,并且各个断点都要作好。css样式会稍微大点,更麻烦。

 

REM优缺点

 

优势:能维持能总体的布局效果,移动端兼容性好,不用写多个css代码,并且还能够利用@media进行优化。

 

缺点:开头要引入一段js代码,单位都要改为rem(font-size能够用px),计算rem比较麻烦(能够引用预处理器,可是增长了编译过程,相对麻烦了点)。pc和mobile要分开。

 

设置viewport中的width

 

优势:和REM相同,并且不用写rem,直接使用px,更加快捷。

 

缺点:效果可能没rem的好,图片可能会相对模糊,并且没法使用@media进行断点,不一样size的手机上显示,高度间距可能会相差很大。

 

总结

 

仍是看项目需求,再决定使用哪一种方案,若是就手机站的话,我使用REM比较多。若是对距离比较精确的话,大量css3动画的,就使用第三种。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