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身的电脑上暂时尚未足够的硬盘空间,因此先暂用虚拟机来装一下Archlinux,在安装好VMware Workstation以后,从Archlinux官网的下载页面下载到了最新的镜像文件。以后新建了一个虚拟机,暂时分给它1024MB的内存,开启以后是这样的一副画面:php
这里我选择了安装X86_64版的,确认之后通过短暂的等待变成了这样:linux
嗯,网络一切正常。若是网络出现问题的话,能够参考官方文档进行配置。bash
随后我用cgdisk对硬盘进行了分区,因为只有8G,因此分了两个,各一半,不过关于GPT的分区模式和MBR的分区模式仍是有待研究。分区图以下:网络
接下来就是对现有的分区进行格式化,想要对现有分区进行确认,能够利用lsblk这一程序,显示效果以下:ide
进而咱们对/dev/sda1和/dev/sda2进行格式化:网站
接下来的事,就是挂载已经分好的格式化的分区:ui
以后,咱们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镜像网站来方便之后的下载,文件的位置在: /etc/pacman.d/mirrorlist,咱们也能够经过Mirrorlist Generator来生成mirrorlist。spa
进而安装base包和base-devel包,之后能够研究一下这两个包里的具体内容:code
1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随后,咱们须要生成fstab,至于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留做之后研究。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够chroot到新安装的系统了:blog
1 arch-chroot /mnt /bin/bash
随后就是配置时区啦,设置语言啦之类的东西,虚拟机的好处就在于不须要再配置网络了。这里配置bootloader是须要注意一点的,我选择的是BIOS/GPT加GRUB的方式,因此须要在先前的分区中为第一块分区指定一个类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