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指标体系如何搭建 http://www.uml.org.cn/DevProcess/201809211.asp?artid=21203?weiid=2536
指标体系概念网络
简单来讲,就是将统计指标系统性的组织起来。app
由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框架
指标:主要包括:用户数、次数、人均次数、时长、点击率、转换率、渗透率、留存率、成功率等;测试
体系:由不一样维度组成,维度指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惟角度”,如:区分机型、版本、日期看用户卸载数,机型、版本、日期就是维度。ui
维度是指标体系的核心,没有维度,单纯说指标没有意义。spa
根据产品灰度和上线的节奏来规划指标体系,以下图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为何有指标体系3d
没有指标对业务进行系统衡量,咱们就没法把控业务发展,没法对业务质量进行衡量,尤为如今不少企业多项业务并行,单一数据指标衡量极可能片面化。所以,搭建系统的指标体系,才能全面衡量业务发展状况,促进业务有序增加。code
序号 | 没有指标体系 | 有指标体系 |
1 | 上线没数据-》产品上线后发现没有报表能够查数据 | 产品上线前已有报表,确保上线后有数据量化 |
2 | 产品不懂设计报表-》没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不知如何提报表需求,对维度指标没概念 | 指标体系帮产品规划好全部的报表内容,无需产品敲定 |
3 | 指标多样化-》评估指标不统一致使产品之间难以横向比较,如7日留存率的定义是第7日留存,有的定义是累计7日留存 | 指标体系提供了标准的评估指标,不会出现很是规且不便于比较的指标 |
4 | 作不完的报表需求-》随着产品的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报表需求,不一样的报表多是为了评估同一内容 | 指标体系一次性解决全部报表需求,体现作数据的专业性 |
如何规划指标体系blog
前期重要准备工做:不断体验产品,熟知产品的基本功能,明确产品的KPI目标和战略重点。按照如下三个步骤来规划整个指标体系:
其中“确认指标和目标是否匹配”也就是确认指标可否100%反映评估目标的变化,若是不彻底匹配,则须要反过来修正评估指标,使其彻底匹配;下面重点从产品规模质量、健康度、用户属性等6个方面来介绍如何“设计合适的评估指标”:
产品规模和质量
一、总体规模和实时数据监控
总体概况:依赖产品的核心功能以及KPI目标来制定,是对产品总体的监控,后面全部指标均依赖此项展开。
关键漏斗:对关键概况指标作模块或者路径上的拆分。
实时数据监控:从总体概况中抽取最关键的1-2个指标来作按小时、按分钟监控。主要做用:在新版本发布后监控核心指标变化,便于及时发现版本问题回滚;某类重要活动上线后的实时效果监控。之因此选择1-2个指标,是由于实时数据的统计对计算资源要求很高,一般选择最关键的指标来作监控,其余指标按天监控便可。
二、产品质量
这部份内容是从14年开始逐渐被产品重视起来,发现产品质量自己也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质量差的产品容易被卸载/取关。质量监控是由各类成功率组成,基础指标包括:crash率、启动耗时、页面加载速度等,这些是每一个产品必备的,另外根据产品功能会有其余成功率指标,如直播产品会有播放成功率、直播加载速度等;产品质量与用户自身的网络类型、运营商、机型强相关,因此以上指标的维度一般须要细分这三个维度来看。
用户健康度
一、留存和活跃度
经过留存率、活跃度(活跃天数/次数等分布)来监控产品的健康度,不一样产品的监控周期不一样,对于高频产品,留存率监控次留、3留、7留,活跃度按周来监控,若是按月来监控,当发现指标降低的时候用户已经流失了,错过了最佳挽留时机;对于低频产品,按月监控便可;可经过看用户的周活跃天数来判断该产品是高频仍是低频,一般周活跃天数大于3,是高频产品,反之属低频产品。
二、成长体系
这部份内容仅适用于有增值包月功能的业务。包括vip到期天数分布、vip等级分布、特权使用度以及年费相关;
三、用户流动模型
结合用户生命周期,重新增、留存、回流、流失的角色转化来定义用户在产品中的流动,称之为流动模型;
当产品运营到必定的规模,必然要作精细化运营,即用户生命周期管理(CLM),基于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经过各种预测模型,对其进行精细化运营,来拉长用户生命周期。
CLM是什么? •包含客户获取、保留、提高价值、离网管理的整个周期管理 •包含客户关系管理(CRM)但范围更大 为何如今提CLM? •各地收入压力加大、发展开始饱和、竞争加重、客户流失加大 怎么作CLM? •这里仅仅是利用这个理念及一些简单的方法 •CLM全面的实施须要大量的IT和数据支撑,短期内难以全面实施 CLM 理念具体的四个关键内容 1.客户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获取、提高、成熟、衰退、离网(A/B/C/D/E) 2.客户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管理 3.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价值杠杆 4.实现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价值杠杆的通常方法和要点 阶段A (Acquisition):客户获取 •如何发现并获取潜在客户? •发现还没有使用电信产品或正使用竞争对手产品的客户 •经过有效渠道提供合适价值定位获取客户 阶段B:(Build-up)客户提高 •如何把客户培养成高价值客户? •刺激需求的产品组合/服务 阶段C: (Climax) 客户成熟 •如何使客户使用新电信产品? •如何培养顾客忠诚度? •交叉销售 •针对性营销 •高价值客户的差别化服务 阶段D: (Decline) 客户衰退 •如何延长客户“生命周期”? •高危客户预警机制 •高危客户挽留举措 阶段E: (Exit) 客户离网 •如何赢回客户? •高价值客户赢回方法 对用户的启示 •公众客户处于不一样生命周期阶段对电信的价值及其需求均有所不一样,也意味着用户对其管理与服务方式的不一样 •对公众客户的标准化管理与服务应基于不一样的生命周期阶段
渠道质量
这部份内容仅适用于独立app产品,由于独立app须要经过不一样渠道去推广引导用户下载安装,不一样渠道的用户质量差别比较大,因此须要分渠道来监控;平台资源产品不须要关注这块,如:手Q动态里面的平台资源产品。
监控方式主要是在上面讲到的概况和留存指标上扩展渠道维度。
资源触达
梳理清楚产品的资源位,每一个资源位的评价指标相似,即活动效果评估,包含两部分:
a)活动自身的pv、uv和点击率,以及渠道侧的发送、到达、点击整个链条数据;
b)活动给产品带来的价值,重新增、回流、留存上来评估;
用户属性
画像和终端数据是用来详细描述用户自己的属性,明确使用产品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群,一方面能够指导产品的设计方向,如:产品设计的目标是针对25岁以上的成熟用户,但实际画像出来发现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如下,与设计理念不符,就得考虑功能设计是否是有问题,得改变方向;另外一方面能够做为精细化推荐重要特征。画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只有社交产品在这块建设相对完善;终端信息经过系统接口都可以获取到。
竞品数据
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寻找本身的假想敌,对标规模和留存指标,以便评估产品的优点和劣势,不过这部分数据一般不易获取到。
规划完成后必须用如下四个准则来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一、完备性:经过指标体系可以对产品的经营情况一目了然;好比产品如今增速如何,现状是否健康等;
二、系统性:经过指标体系可以粗略定位到数据波动的缘由;好比活跃用户降低,经过指标体系可以拆解到大概缘由;
三、可执行性:指标体系是可量化并实现的;
四、可解释性:全部指标的统计逻辑都是可解释的,容易被用户理解的;经验证实那些复杂不可解释的指标最终都会被淘汰;
Just do it指标体系可视化
在指标体系可视化过程当中有几点需求注意:
一、数据上报环节要保证准确性和扩展性强。数据上报不许确,后面的链条作的再好都是无用功,须要开发和测试多方验证保证上报准确性;扩展性强是为了产品扩展功能的时候数据上报框架依旧可用,只需增长某些id便可。另外尽量把用户的全部操做都作上报,包括操做成功和失败。
二、计算框架最好可以包括中间表建设。一方面使的指标计算逻辑很清晰,且因为中间表的复用性很强,指标计算能够节省大量计算资源;另外一方面在后续问题分析过程当中,使用中间表要比直接从原始流水简单不少。
End
以上所列指标体系方法论适用于大部分产品,具备普适性,你们能够仿照上面的流程创建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但部分产品因为功能相对个性化,没法抽象出来,须要在运营过程当中逐步完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