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根据鄙人曾参与翻译的《启示录》的标准为例看看一个产品经理的职责是什么~
一、评估产品机会
二、定义要开发的产品
三、协调资源、推动确保开发出正确的产品
四、协助各部门,推进产品目标的实现
很差意思借个图(来源:产品经理主要职责)html
「好」产品经理是能彻底胜任乃至超出以上职责的产品经理
强硬定义一下,是具有良好的商业分析能力、大局观、项目管理能力、逻辑思惟、书面输出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对技术实现方案的了解、强结果导向倾向......等因素的PM,听来很虎,可是做为「将」,这些能力要求很合理吧。
OK,咱们姑且以此做为一个标准,在PM的全集里,符合以上定义的PM是「好」PM子集。
「一将难求」变成两个问题
为何「好」PM这个子集里实际的人头个数那么少?(由于少因此找到的几率小)
为何找到了也「难求」?(这里先不谈能找到也难求的状况,上面回答不少都讲到了好PM都跑去本身创业等状况)工具
而在广袤的乱糟糟的市场上(参见A站92妹子事件),大票的产品经理们在干什么呢?
有的产品经理只负责画个原型图和写交互注释
有的产品经理只负责传达老板和业务端的需求给RD
有的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写PPT作计划书
有的产品经理主要负责跪着求RD『大哥行行好』
......
提及来都是PM,实际上不追问深一点压根不太知道具体是作啥的
一问下来有的是老板助理,有的是交互设计师,有的是传话经理......对吧?
实际上作的工做只是PM职责里很小的一部分,严格的说不成其为产品经理。
对比堂堂大IDG定义的产品经理,恐怕这个「好的产品经理」,能确实对得上号的就很少了。先把名存实亡的PM全都划掉,恐怕一大半得没了。
post
培养机制来讲学习
除非能进BAT以及一些独角兽公司,各类中小公司基本上不太可能给一个初入行的PM系统培训的机会,毕竟能活都多久都还不知道哪有空搞什么员工职业培训,基本靠自生自灭,最好是拿来就能用得上,对吧?
因此呢,大量PM都是顽强奋斗自学,靠看书靠上网靠实战靠参加沙龙.....摸爬滚打成长起来。
这里就会有个什么问题呢?通常咱们说自学成才,主要靠天赋,而很遗憾的是,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上,有天赋的人总归是少数.....所以,能够看出能经过大公司培训、或者自学创建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方法论、工具技能的PM,二者加起来也是少数。
——这里,又划掉一部分由于缺少体系化从而一直野生、从规范上就难以上台阶的PM的集合。测试
项目经验来讲优化
大公司背景好吧?真的吗?只要是大公司的经验就好、就能大杀四方么?不尽然。任何企业作大了之后管理体制转型,都容易致使职位拆分过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状况,流程链条已经很清楚了,PM职位一列出来就是螺丝钉岗位,容易看不到全局+实际的项目掌控力有限,优化小模块这种事就不要期望能力快速提高啦。
那么,小公司的经验好么?也很差,即使我的自学能创建本身的知识体系、方法论、工具运用也很娴熟,so what?小公司的产品说死就死,看死在还没开发出来仍是死在开发出来没运营 or 死在老板tmd想法又变了.....就是这么悲催,连完整的从0到1的经验获取都很艰难,不少创业公司的PM是没有见到过产品实际运营状况就失望下场的;加之创业公司人力不足,什么琐事都要掺和帮忙,容易致使精力分散,不少细节工做实际上没有作完整——总之,项目经验不完整。
——以上,又划掉缺少全局观、项目掌控力、项目经验不完整的PM的集合网站
团队环境来讲翻译
好的RD、QA和运营团队对一个PM的成长相当重要,好的RD团队能教会PM技术流方向的考量(并非RD和PM总在打架撕逼的好吗?),好的QA团队能推进PM逻辑更为严密谨慎(跟着对用例大战几百回合试试?!),好的运营团队能反哺PM从产品结合运营的角度总体考虑,我我的以为,缺哪块都是很大的缺陷。能集齐这些好的经验的PM真心很少,而这些,却又不是PM自身能够先知先觉造成的经验。设计
沟通能力来讲(特别强调)cdn
对产品经理来讲,沟通是很是核心和重要的能力,包括正式输出物和口头沟通两个方面。一个 PM 至少要有能和老板,RD,测试(QA),运营,商务,财务,法务这七个部门沟通的能力。能沟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别人说的你听得懂,你说的别人能听得懂。也就是一个优秀的 PM,至少在专业上能听懂研发讨论技术,能和 QA 根据PRD讨论测试用例,能知道如何减轻运营的压力,下降运营出错的概率。商务和销售提出一个含糊的需求,能帮商务和销售分析出他们真实需求是什么,能懂基本的财务流程和财务风险,能知道有哪些设计必须提早告知法务,让他们评估法律风险。固然,若是不能和老板良好沟通,以上能力所有归零,堪称产品经理的「阿克琉斯之踵」
备注一下:不能和老板良好沟通,有不少因素......
-------------------------------------------
基本上,以上条件限制已经把90%+的PM拦在「好」的阵营外~
另外
插播一句三观不正的关于目前认为的,什么是「好」
由于业内缺少公认的对PM的明确分类和衡量标准,因此PM能叫得出来名儿的,基本是爆红或者爆牛公司的PM,而是否由于公司成了因此必然这家公司的PM就好呢?也不是。
有不少公司并非「产品作得好因此这家公司才成功」的,还得看这家公司是以什么为核心来驱动的,在技术驱动、运营驱动、资源驱动的公司,PM好很差对一个公司成功与否而言,其实占比因素并不大。
而在产品驱动的公司,公司成不成功,照样受各类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限制,能一炮而红的真的是lucky dog~
若是得益于标准缺少以及成王败寇的腐朽理论,以作出过什么「成功」产品为标准来判断一个pm「好」or「很差」,那天然就更一将难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