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通常都会有良好的社区,并且采用分布式的软件工程体系,这一体系已经至关完善并且在不断更新、持续运行之中。大部分开源项目是基于开放理念的无私贡献,但不少开源项目进行商业运做,也得到了巨大的成功。
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我的总结目前主要能够分为三类:性能优化
一、彻底开源,经过基金会运做,资金主要来源于捐款。
分布式
这一类的开源组织规模大的实质上已经造成一个联盟,共同把持技术界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如Apache和Linux、Linaro,都是IBM、Oracle、Microsoft等大公司在背后支持。华为每一年给Linaro基金会捐款400万美圆左右,主要作Linux的ARM版和ARM上的Android性能优化。性能
规模小的主要是基于兴趣和科研项目进行开展,通常会开展咨询项目和定制项目,得到收入和知名度。这些项目每每周期较短,要么找到靠山,得到上面的一些基金会支持,或者本身搞个基金会。要么进入商业化的程序。学习
二、同时提供社区版和商业版 。
测试
社区版开源、免费,能够获取最新的模块,但不提供任何保障。商业版是闭源且收费,区别在于:提供质量测试、Bug修复、性能优化 、增值功能 、技术支持等商业用户感兴趣的能力。这种社区版主要是开发、学习、试验使用,若是用于商业活动每每会遇到Bug/性能/容量等问题,并且会涉嫌侵犯版权。优化
这个模式至关于用社区的力量给本身免费作开发和测试,项目发起者只作社区运营和产品化的工做。固然,面临的风险是,其余人获取到源代码后,也能够开发出一样的甚至更好的产品。但在国外,这些代码都是有版权的,若是这样的话其余人须要支付许可费用,可能比本身作产品更赚钱。通常这些社区版都是有许可限制的,商业用途须要另行受权。spa
中国人通常认为开源的就是免费的,这个概念是彻底错误的认识。全部的开源软件都是有版权的,所以须要有许可才能使用,而许可每每有不少附加条件。好比著名的GPL协议,使用权是最大的,但要求全部的使用者用到其资源的东西也必须所有开源,并且使用其同样的GPL协议,所以被称为“病毒式许可”。资源
三、作好了独立上市,或产品被商业公司收购。开发
这一类的如今已经不少了,互联网公司用的一些东西和软硬件结合的设备,每每把源代码开放。由于开源协议并不限制原始做者的权利,每每软件得到成功后进入商业化运做,源代码被遗弃、再也不维护。有一些社区会把遗弃的代码维护起来,但力量弱并且会收到收购公司的打压,最典型的是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主张,很难持续下去。如OpenNI原来是开源的,如今已被苹果收购;Java也早被Oracle收购,最近正在告谷歌侵权。开源软件
开源是一种更有利于软件开发的工程形态,有利于软件更新、维护、集成,有利于软件人才的培养和跨地域协做等等。但开放是最大的垄断,当咱们选择了一个开源软件,后续的全部发展都必须服从其技术体制、标准规范,开源软件成了一种事实上不得不听从的标准。
软件的本质是智力资源的集成,保护的重点是知识产权,与形态关系并非很大。西方人早就说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若是选择了饭来张口的生活,也就同时选择了一年到头被宰杀的结局。但愿“程序猿”都能成为养猪的,能成功开发出本身的开源软件。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