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基础1

一、协议:

               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是光电信号,通过“频率”和“强弱”来表示0和1这样的信息,要想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就需要约定好双方的数据格式。

              也就是约定同一个标准,大家都来遵守,这就是网络协议

二、协议分层

       

这个例子中协议分为两层,我们若仅改变了电话协议这一层,并不影响汉语协议。  

分层最大的好处就是“封装”

三、OSI七层模型

        把网络从逻辑分为7层,每层都有相对应的物理设备,其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将服务、接口、协议 这三个概念明确的区分开了

          应用层(针对特定的应用协议)

         表示层(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格式的转换)

         会话层(通信管理,复制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

         传输层(保证两个节点之间数据传输,负责可靠传输)

         网络层(地址管理、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之间传送和识别数据帧)

         物理层(以0、1代表电压的高低、灯光的闪灭)

但其实我们此模型不太实用,所以又出现了:

四、TCP/IP 五层(四层)模型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

       物理层: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以太网通用的网线 。 集线器(放大和转化)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比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 交换机工作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比如:在IP协议中,通过IP地址来识别一台主机,并通过路由表的方式规划处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线路(路由)。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数据传输。比如:传输控制协议(TCP),能够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沟通。比如: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I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

由于物理层考虑较少,所以有时候也称为TCP/IP 四层模型。

五、数据包封装和分用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的称谓不同,在传输层叫:段  网络层: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叫:帧

      封装:应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上层协议是什么、首部多长)

     分用:到达对方主机后,每层协议在剥掉相应的首部,根据首部的“上层协议字段”将数据交给对应的上层协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