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更须要用作到极致的产品去吸引用户,因此要感谢用户对产品的苛刻和挑剔。激发用户说出对产品的不满,找准用户的痛点已经成为新产品开发的核心所在,因此就要求产品经理首先是一个超级用户,既能深入理解用户的喜爱和心理期待,又能很快地从工程师的角色切换到用户的状态。其实用户除了本身感兴趣的事情外,是不肯意在其余事情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动更多脑筋的。只有把用户当成懒惰或“脑残”的人,才能设计出最能给他们提供便捷和带来愉悦的产品。现今,惟外行生存,外行是用户体验的最高法则,像外行同样思考,像专家同样行动,已成为产品经理的座右铭。网络
优秀的产品经理同时也应该是最挑剔的用户,任何一款新产品的设计都应以用户使用起来是否简单、温馨、愉悦为标准,而且还要有“秒懂”的效果,即用户看到产品后,若是不能在很短期内就找到其亮点和必须使用的理由,那么这个产品接下来的命运就是被放入垃圾箱或被视而不见。因此,好的产品必须是贴心的、符合人性的、使用起来无障碍的和轻松的,才能持续被使用,才能有不竭的生命力。工具
因此,能让外行不费任何心思就能够流畅使用的产品一定是一款优秀的产品。反之,那些找不到痛点、戳不中痛点、没有任何用户反馈的产品,咱们也能够称之为“僵尸产品”,由于僵尸产品是没有用户、没有粉丝、没有互动、也没有生命力的。 不过,要提醒你们的是,有时也不能过于看重用户的反馈,而是更要紧盯用户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判断用户对一款产品真正的心理期待。有一句话是:不要相信用户的嘴,要相信用户的腿。大概意思是说,当用户不知道有汽车的时候,你问他要什么,他只会告诉你他要一匹更快的马,而当你为他们生产出一辆汽车时,用户会大声尖叫起来:我想要的就是它! 雷军曾说过:永远要作能让用户尖叫的产品,若是作不出来咱们就会变得平庸。不只是在卖给用户的瞬间要听到用户的尖叫,并且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用过以后还会以为好,且愿意推荐这款产品。因此,若是产品仅仅是解决了用户以为“痛”的地方是远远不够的,若是用户不能尖叫起来,咱们就不会成为下一个小米,不管是互联网企业仍是传统企业都应如此。 因此,最佳的用户体验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只要你比对手早一点发现“痛点”,并快一点解决掉,就能把对手甩在身后。所以,解决一个又一个用户的痛点,才是产品永恒的追求。反之,若是你的产品没有戳中用户的痛点,那么用户对你的产品就不会产生依赖和喜好,因此能够判定,你的用户不会成为稳定的用户,更不会成为你的粉丝。若是你的产品可以引起一小部分用户为之尖叫,那么很快也会引发其余用户的关注。 用户之间的易感性是口碑传播的燃点,“风起青萍之末”是网络营销的最高境界。spa
痛点促使产品诞生,尖叫点则证实了产品的成功。痛点就是你设计的产品正好是用户所须要的,之前没有人为他们想到,而你为他们的需求着想了。当你的用户用过这样的产品后说:“哦,不错哦!”就代表你戳中了其痛点。尖叫点就是当用户用过你的产品后大叫到:“真爽噢!”当你拥有了这些不淡定的用户时,那么恭喜你,你的产品基本算接近极致了。所谓极致,就是产品其中某一个功能的优点放大实现,并作到最好。 痛点和尖叫点的不一样之处还在于,一个产品能够解决用户一个或几个痛点。例如,苹果手机不但解决了用户依赖最原始的触摸(而不是之前的手机按键来进行界面操做),解放了双手,还解决了许多用户对不一样软件的诉求。苹果手机使手机APP 真正开始获得普遍开发和应用。但一款产品的尖叫点不能太多,让用户一直尖叫会让人有窒息感,反而没了愉悦感。设计
面对一个尖叫点过多的产品,应该有作减法的思路,尽可能让产品的尖叫点聚焦,才能更突出最核心的尖叫点,让用户爱不释手,用起来也会大呼过瘾。如何给产品的功能作减法,有前辈已经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原则,大体以下。 (1)减小的部分是产品中与核心功能联系不紧密的部分。若是微博中的关注和粉丝设置功能取消了,那么你们会认为这就不是微博了。可是若是一个应用商店的APP 增长了关注和粉丝的设置,那么你们也会以为没有实用性而马上弃之不用。由于应用商店就像超市同样,是一个单项选择的过程。你能够在里面选择你喜欢的软件,那些软件也只能被动地被选择。微博倒是互动性很强的社会化媒体类的工具,必须有互动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在尖叫点的设计上,不要偏离核心功能而去追求大而全的效果。 (2)若是产品中有多个尖叫点,那么为了让用户可以记住核心的尖叫点,必需要有断腕求生的决断力,去砍掉其余的尖叫点,用心去打磨一个功能使其接近极致。若是尖叫点太多,不但会让用户不知所措,还会给产品开发带来巨大压力,不能集中精力把一件事情作到最好,也就背离了追求极致的目标。 如今用一个例子来弄清楚痛点和尖叫点的区别。有款新型水杯,不但外形时尚简约,并且还抓住了用户多喝水能够更健康,具备统计天天必喝的水量,以及提醒及时补水等功能。这款水杯的设计就戳中了人们最关心的每日喝水量是否知足了身体须要这个痛点。若是在这款水杯设计时加入智能芯片,每次用这个水杯喝水时,能自动监测出人们的身体情况,成为身体健康的报警器和保护神,那么会让用此款水杯的人尖叫起来,认为买的不只是一个水杯,并且简直就像是买回家的一个平常保健医生。那么即使这款水杯的价格要高于其余水杯,人们仍是会受好奇心的驱使去尝试用这款智能水杯的。这款水杯也经过增长其附加值,实现了水杯的微创新,拥有了可以实现不断智能迭代的生命力。3d
相关图书blog
《用户为王:互联网+ 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超前的互联网观点 自成体系的顶层设计理念 刘晓隽 著 2016年4月出版ip
用简易明了的分析和语法,阐述了在“互联网+智慧应用”的冲击之下,传统企业应如何转型升级,新兴企业应如何创新,才不会被时代淹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