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即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ManagementSystem),目的是用于快速进行网站建设或者网页开发。前端
CMS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进行数据和模板的统一管理、页面的统一发布,从而减小以前的不少重复工做。redis
cms是一个集标准服务管理、标准组件服务和智能投放于一体的标准化导购运营系统。具备如下特色:后端
业务支持场景:数据结构
首页、频道页、垂直页、活动页的搭建及单品页、列表页部分可维护的业务等。架构
架构的三个阶段:前后端分离
CMS 1.0——虚拟分类系统模块化
CMS 2.0——CMS系统php-fpm
CMS 3.0——CMS-portal系统性能
CMS 1.0—虚拟分类系统
虚拟分类系统当时只是一个基础数据维护平台。
存在问题:没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复用和集约化管理。这就会存在各类各样的频道页系统,致使管理混乱,性能上各有差别,出现过不少次事故。并且各系统须要独立配置,致使工做量大,占用资源多,没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CMS 2.0—CMS系统
Cms2.0总结了1.0时的不足,从节省资源、控制成本的角度考虑,把导购类的个体页面业务进行了统一,模板能复用的复用,之前虚拟分类系统的频道也须要迁移到新的系统。
改进:
对比1.0,新的CMS可让频道页的开发周期下降2~4周,大大提升了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它看起来更独立,更像一个总体,在容灾、规避风险方面作了严谨的优化;同时让采销在维护数据时,更方便、更简单。
存在问题:
后续因为个性化的需求愈来愈多,大量的频道业务须要开发人员一个一个套模板来实现,大大加大了开发人员的工做强度,以前的模板复用方式已经没法知足业务的需求,同时太简单的数据模块,须要手工来绑定数据类型也增长了开发成本
CMS 3.0—CMS-portal系统
改进:
CMS 2.0后也存在不少痛点,所以咱们也想在CMS3.0上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两版CMS系统的开发,发现CMS无外乎管理的是数据和模板,另外须要好的预览、一键发布支持。而传统数据管理都是静态数据类型,而作了动态数据类型的设计;另外咱们作了模板管理中心,并抽象了模板、楼层、元件、模块的概念,从而实现更好的复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