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前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之快,每年“最火的前端技术”排行榜都会换一番场景,本当に信じかねる。是“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仍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些只有身处浪潮中才能慢慢体会。css
跑偏了,赶忙回归正题。难道Java 相关技术没有变革?那确定不是,这边说的只是Java 的企业级开发框架这块。记得笔者刚入职那年,就在使用SSH三大框架,时至今日,公司采用的SSM框架,这其中经久不衰的就是Spring了。常见的SSH三大框架,就是Spring、Struts、Hibernate,到后来半ORM框架ibatis 出现了,接着更名Mybatis,若将MVC框架替换为SpringMVC,即凑成了SSM框架(笔者目前在用的各框架版本是Spring 4.2.六、Hibernate 4.3.一、Mybatis 3.2.8)。html
虽然是本人介绍Spring的第一篇文章,但这几大框架我不用多加介绍了,网上文章多如牛毛,我再描述,那就有点老生常谈的意味了。直接写一些开发工做中,遇到相关卡壳问题和经验总结,纯属记录,毕竟Java当前吃饭的饭碗。前端
SpringMVC是一种基于Java的实现了 Web MVC 设计模式的请求驱动类型的轻量级Web框架,即便用了MVC架构模式的思想,将Web层进行职责解耦,基于请求驱动指的就是使用请求-响应模型,框架的目的就是帮助咱们简化开发。它和Struts同样是一个MVC框架,它是Spring当中的一个子框架,和Spring无缝集成,和Struts2相似。web
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是DispatcherServlet;应用控制器其实拆为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 Mapping)进行处理器管理和视图解析器(View Resolver)进行视图管理;页面控制器/动做/处理器为Controller接口(仅包含ModelAndView handleRequest(request, response) 方法)的实现(也能够是任何的POJO类);支持本地化(Locale)解析、主题(Theme)解析及文件上传等;提供了很是灵活的数据验证、格式化和数据绑定机制;提供了强大的约定大于配置(惯例优先原则)的契约式编程支持。spring
大概概述下 SpringMVC的步骤:express
l 步骤1—— 对Http请求进行初步处理,查找与之对应的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 ——HandlerMapping编程
l 步骤2—— 调用相应的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完成业务逻辑 ——HandlerAdapter设计模式
l 步骤3—— 对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调用时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处理 ——HandlerExceptionResolverrestful
l 步骤4—— 根据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的调用结果,进行Http响应处理 ——ViewResolver架构
使用SpringMVC框架好处:进行更简洁的Web层的开发;天生与Spring框架集成(如IoC容器、AOP等);提供强大的约定大于配置的契约式编程支持;容易与其余视图技术集成;对静态资源的支持;支持Restful风格等等。
这边并不会去过多得对两大框架进行对比,以避免引起两方阵营得争论,只是简单介绍一下Struts2框架,并继续列举承认SpringMVC的理由。
什么是Struts2?
为何是SpringMVC?
废话很少说了,也该讲一些实际一点的东西了。
1、前端控制器 -- DispatcherServlet
※全部J2EE项目都是从web.xml启动,阅读或构建一个J2EE项目,都应该先找web.xml开始。
※任何MVC框架都须要一个入口,SpringMVC的入口是在web.xml文件中的核心分发DispatcherServlet;
※DispatcherServlet是前端控制器设计模式的实现,提供Spring Web MVC的集中访问点,并且负责职责的分派,并且与Spring IoC容器无缝集成,从而能够得到Spring的全部好处。DispatcherServlet默认使用WebApplicationContext做为上下文,Spring默认配置文件为/WEB-INF/[servlet名字]-servlet.xml;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mvc-config.xml</param-value>
</init-param>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二、最简注解映射配置
笔者使用的是SpringMVC4.x,不用像SpringMVC3.0 时代,配置一大堆的HandlerMapping、HandlerAdapter、Converter。
对,没有错,你仅仅须要配置一句话:<mvc:annotation-driven/>
<mvc:annotation-driven/>至关于注册了DefaultAnnotationHandlerMapping和AnnotationMethodHandlerAdapter两个bean,配置一些messageconverter。即解决了@Controller注解的使用前提配置。
3、静态资源最优处理
若是你的DispatcherServlet拦截 *.do这样的URL,就不存在访问不到静态资源的问题,可是要多书写.do。
若是你的DispatcherServlet拦截“/”,拦截了全部的请求,同时对*.js,*.jpg的访问也就被拦截了。
固然,想要restful风格的话,就必须采用后者,那么就动手来解决一下静态资源问题。
方案一: 在Spring3.0.4之后版本提供了mvc:resources
mvc:resources 的使用方法:
<mvc:resources location="/images/" mapping="/images/**"/> <mvc:resources location="/js/" mapping="/js/**"/> <mvc:resources location="/css/" mapping="/css/**"/>
说明:/images/**映射到 ResourceHttpRequestHandler进行处理,location指定静态资源的位置.能够是web application根目录下、jar包里面,这样能够把静态资源压缩到jar包中。cache-period 可使得静态资源进行web cache
方案二 ,使用<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说明:<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会把"/**" url,注册到SimpleUrlHandlerMapping的urlMap中,把对静态资源的访问由HandlerMapping转到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resource.DefaultServletHttpRequestHandler 处理并返回。
DefaultServletHttpRequestHandler使用就是各个Servlet容器本身的默认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efault</servlet-name> <url-pattern>*.jpg</url-pattern> <url-pattern>*.gif</url-pattern> <url-pattern>*.png</url-pattern> <url-pattern>*.js</url-pattern> <url-pattern>*.css</url-pattern> <url-pattern>*.html</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说明:本人采用这种方式,Tomcat直接处理静态资源效率较高。缺点就是须要配置多个,每种文件配置一个,而且要写在DispatcherServlet的前面,让defaultServlet先拦截。
4、视图映射配置
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多种配置方式,直接上一种配置代码: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p:prefix="/project/" p:suffix=".jsp" />
5、文件上传解析器
SpringMVC实现多文件上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咱们常用的以字节流的方式进行文件上传,另一种是使用SpringMVC包装好的解析器进行上传,这两种方式对于实现多文件上传效率上却有着很大的差距,建议采用后者。
部分配置以下:
<bean id="multipartResolv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multipart.commons.CommonsMultipartResolver"> <property name="defaultEncoding" value="utf-8"></property> <property name="maxUploadSize" value="10485760000"></property> <property name="maxInMemorySize" value="40960"></property> </bean>
说明:这边不是文件上传专栏,不详细介绍。
6、控制器扫描
这部分其实应该概括在Spring部分,可是SpringMVC也是基于Bean去操做的,须要扫描一下控制器Bean。
配置代码以下: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demo" use-default-filters="false"> <context:include-filter type="annotation" expression="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 </context:component-scan>
说明:这样配置的意思是只扫描com.demo 包下@Controller 注解标注的类,use-default-filters属性配置为false 是必须的。
SpringMVC能够介绍的功能和内容不管从深度仍是广度上,都远远不止本文提到的这些内容,这些只不过是最基础的部分。
SpringMVC为Web开发提供了至关得便捷,但在用的过程当中仍是要理解它的实现原理和思路,再往深一层来讲,它毕竟只是框架,它适合作什么、可以作什么、怎么作,这些都应该由你本身作主,不能被框架左右。
后续的博文会书写Spring相关的一些技术点总结以及经验之谈,敬请关注。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