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硬件及性能调优(02raid)

5.DELL阵列卡(RAID卡)
基本做用:网站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单块盘装不下了,购买多块盘,又不想单个盘存放数据,就须要工具把全部硬盘合成一个大磁盘,再在这个大磁盘上再分区(虚拟硬盘)放数据。数据库

另一大功能,多块盘放在一块儿能够有冗余(备份)缓存

RAID整合方式:RAID0,RAID1,RAID5,RAID10服务器

有RAID卡后,通常磁盘就会插到RAID卡上,而不是直接插到主板上了。
实际中通常都是经过快捷键进入RAID管理界面,按照需求配置RAID级别。
互联网公司服务器通常都会购买RAID卡(主板自带,独立RAID卡(公司通常会本身买独立的))RAID卡上也是有缓存的ide

RAID级别(实际就是多块盘以什么方式作成RAID)工具

RAID0:
能够由1,2,3,4......块硬盘组成
是一块或多块盘组合,组合后的容量是多块盘的容量之和。
特色:
1.组合成了大盘;
2.读写速率是全部RAID中最快的,接近单盘速率;
3.没有冗余,好比6块盘作的RAID0,只要有一块坏了,6块盘的全部数据全丢。性能

RAID1:
只能是两块盘,大小能够不同,但组成的RAID1后的容量是和最小的硬盘容量同样的。
特色:
1.有100%的冗余;
2.数据是两块盘的一半;
3.但使用效率低。网站

RAID5:
至少是3块盘
容量=原单盘大小(N-1)N:组成RAID的盘数
RAID5的容量只会是损失一块盘,会有奇偶校验数据,若是一块盘坏了,能够经过已有的盘和奇偶校验把数据补回来。
特色:
1.容量=原单盘大小(N-1);
2.读(稍好)写(不太好)速率介于RAID0和RAID1之间。blog

RAID10:
最少是四块盘
RAID1/0--先用各自两块盘作RAID1,而后作RAID0
RAID0/1--先用各自两块盘作RAID0,而后作RAID1
特色:
1.容量也是1/2;
2.最多能够坏两块盘;
3.读写还好;
4.成本高。内存

冗余从好到坏:RAID1>RAID10>RAID5>RAID0
性能从好到坏:RAID0>RAID10>RAID5>RAID1
成本从低到高:RAID0<RAID5<RAID1<RAID10it

不一样RAID级别的企业应用举例:
互联网公司:
1.单台服务器,很重要,盘很少----->raid1(特别是系统盘)
2.数据量比较大----->raid10
3.数据库服务器,主库raid10,从库raid5/raid0(为了维护成本,RAID10)
4.Web服务器,若是太多数据的话,raid5,raid0(单盘)。
5.有重要数据的话,向冗余靠拢,若是还关注性能的话--->raid10,不考虑性能的话raid1
6.有多台,监控,应用服务器--->raid0(有备份的状况下),--->raid5(数据稍重要的状况下)

根据数据的存储和访问的需求,去匹配对应的RAID级别。

6.光驱
主要用于装系统,能够用cobber,kickstart批量安装

7.主板
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
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讯。

8.远程管理卡
企业级硬件及性能调优(02raid)做用:开关服务器,并能够查看服务器开关的过程等信息。远程管理卡有服务器自带的,也有独立的。服务器自带的管理卡,能够开关机,可是看不到开关机的显示过程。因此,选择独立的远程管理卡(稍微贵200块钱)能够快速恢复服务,通常大客户有KVM远程管理,特大客户会有本身的人员驻扎机房。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