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早在 2010 年就有成熟的产品了:Cloud9 IDE前端
时至现在,云 IDE 已经至关常见了,好比:git
通常的开发工做流中,咱们会创建一套本地环境,包括顺手的 IDE 和整套本地工具,但这种本地开发模式存在一些问题:github
因而,远程开发的理念应运而生,链接远程测试服务器,直接在服务器环境完成平常开发工做,免去本地重建并维护一套测试环境的成本小程序
现有的远程开发模式下,工程师大多经过终端交互工具链接远程机器,并经过 vim、naro 等文本编辑器来开发。而这些编辑器一般对项目文件管理、运行任务、调试器、智能提示/补全等基础功能的支持不那么友好,并不能像本地 IDE 同样提供温馨的开发环境。开发体验降低的同时,也限制了开发效率vim
那么,有没有一箭双鵰的办法?浏览器
有,把 IDE 也搬到远程,即云 IDE安全
P.S.或者把云拽下来,即,本地 IDE 提供远程开发能力,但理念上与云 IDE 并没有二致(本地 IDE 至关于浏览器),具体见VSCode 远程开发套件服务器
综上,IDE 上云能解决两方面问题:微信
云 IDE 也是远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实现形式,天然可以解决本地开发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难题网络
同时,做为 Web Editor 的升级形态,云 IDE 可以提供更好的远程开发体验,补足远程开发模式的体验短板,解决工具不称手限制开发效率的问题
不管本地 IDE 仍是云 IDE,都具备两个基本做用:
从开发者角度来看,IDE 的关键在于对工具的整合与链接,不仅是简单的工具集,而是让这些工具能以最天然的方式配合工做,组成高效的工做流。即工做台/工做助理 >> 工具集
:
IDE >> 项目文件管理 + 文本编辑器 + 交互式终端 + 项目脚手架 + 运行任务 + 调试器 + 工具插件 + ...工具
对云服务供应商而言,可以实现从 Cloud Shell、Cloud Editor 到 Cloud IDE 的产品形态升级,将一系列产品(云服务)与用户的工做流紧密结合起来,不只能更好地表达产品功能,还能经过 IDE 更高效率地触达用户:
^ FaaS、BaaS / 云服务用户 ---> 云IDE ---> 数据存储服务 \ v 计算资源
在肉眼可见的将来,云 IDE 有这样几个应用场景:
需求-开发-测试-运维
的完整链路以云 IDE 为中心的高效研发模式,多是这样的:
在技术走向 techless 的同时,研发模式或将迎来 tool-less 时代
关注「前端向后」微信公众号,你将收获一系列「用心原创」的高质量技术文章,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前端、Node.js以及服务端技术
本文首发于 ayqy.net ,原文连接:http://www.ayqy.net/blog/c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