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数据量报表,若每次直接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不只增长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也极大的影响了取数的速度从而下降了报表的执行速度,为此FineReport提供了数据集缓存与共享功能。数据库
FineReport可先将其数据集查询的结果缓存下来,对于缓存下来的数据,再次使用到相同数据集时,无需再次链接数据库从新查询数据,直接使用缓存下来的结果,即便用FineReport的数据集共享机制,达到资源复用,减小取数时间从而提升了报表的展示速度。windows
2. 数据集缓存缓存
缓存分为缓存至内存和缓存至磁盘。服务器
2.1 缓存至内存大数据
设置方法:默认的就是使用内存缓存即全部数据都保存在内存中,在数据库查询窗口能够看到,以下图:spa
设置后的效果:当执行数据集时就会在将此记过缓存至内存中,下次在执行此数据集时,会直接从内存缓存中取数。操作系统
优缺点:空间资源有限,但效率很高,取数速度快。对象
什么状况使用:通常使用率高,且数据量不算太大的报表,可直接使用内存缓存。内存
2.2 缓存至磁盘资源
设置方法:点击下拉框选择缓存至磁盘当记录大于,并设置行数,以下:
缓存至磁盘,即将数据缓存到服务器的磁盘中,默认是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FineReport8.0\cache(windows操做系统)下。
注:如启用了磁盘缓存,发现系统目录下没有cache文件夹,不要感到惊讶,虽然激活了磁盘缓存,但不是立刻开始把数据写到磁盘中,而是会考虑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而后再进行处理。
设置后的效果:记录数默认大于0行:表示从第0条数据开始,使用磁盘缓存。即只采用磁盘缓存,取出的数据是所有放在磁盘中。
记录数大于如1000行:表示取得的数据前1000条是放入内存中,剩余部分缓存至磁盘,当用到1000条之外的数据时,就会从磁盘中读取数据。
优缺点:空间资源又大又便宜,几乎没有限制;但效率低,取数速度每每很慢。
什么状况使用:如果数据量很大的报表,如:几十万条记录,可以使用缓存至磁盘,设置恰当的行数,避免全存在内存中,致使服务器OutOfMemory内存溢出。
如行式引擎报表,能够将使用率高的前N页数据缓存在内存,剩余记录缓存在磁盘中。
注:既然二者都有优缺点,所以须要合理分配内存和磁盘,把那些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尽可能放在内存中,从而提升在内存中的命中率。
3. 数据集共享
设置了数据集缓存后,只对当前数据集再查询时才能读取缓存中的数据,若多个模板包含有相同的数据集(定义的SQL查询语句相同,传入的参数值相同,才算相同的数据集),即可以启用数据集共享,使得他们共享同一个缓存结果,从而节省数据库资源,而且提升取数和报表的展示速度。
3.1 设置方法
在定义数据链接的地方勾选是否共享数据集,以下图所示:
注:数据集缓存是对当前数据集有效,而共享数据集是对不一样模板的相同数据集有效,而且须要将须要共享的数据集都勾选上。
3.2 数据集共享属性设置
咱们能够对缓存下的结果进行一些设置。
进入FR平台中,选择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缓存,能够看到数据集共享属性以下图所示:
最大活动对象:指在缓存容器中最大放置的缓存对象个数,若是活动对象数超过此数目,则服务器会根据下面的缓存策略来选择哪些对象留下,哪些被去除
最大生存时间:指的是缓存对象在容器中存活的最大时间,不管是否活动,一旦超过此时间,此缓存对象就失效,将会被移除
最大空闲时间:指的是缓存对象在容器中停留不被使用不能超过的时间,也就是空闲的时间,若是空闲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此对象就会被移除。
注: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缓存,下方的模板缓存属性设置,是对模板计算的结果进行缓存设置,而上面所说的在数据集处的缓存设置则是对数据进行缓存设置,一个是对结果来讲,一个是对于数据来讲,要区别开来,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