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作小程序开发时,遇到要实现过长文本进行的折叠的效果(类型微信朋友圈那种)。主要交互有三点:web
本质上,要实现这个效果得解决两个问题:小程序
所谓文本过长就是文本占据的高度太大,之因此要判断这个,是为了能告知逻辑层控制“全文”按钮的展现与切换。若是没这个交互,彻底可忽略这个问题。微信小程序
而最直接的文本过长判断标准,是文本行数超过某个值。在浏览器端,可经过DOM获取容器高度和文本的行高,来计算文本显示的行数;但小程序中并无给js访问文本行数或组件高度的接口,咱们无从获知行数过多告知逻辑层。浏览器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字符数来做为文本过长的标准。至于多少字符算过长,可综合容器宽度、字符(中文字符会占两个英文字符宽度)、字体、字号,和设计师确认。但显然这种作法还有问题,好比遇到每行字符数不多时仍会显示许多行、而不进行文本过长的处理,违背咱们折叠过长文本的初衷。微信
一个简单的思路是用行高算出一个固定的高度,只显示前几行,但该作法过于依赖样式的实现、不利于维护。在小程序中,咱们可采用移动端页面开发中一个hack技术:-webkit-line-clamp
,这个webkit内核私有的CSS属性用于设置留在容器中的文本行数,让其他的文本处于“溢出”状态。接下来只要结合text-overflow: ellipsis;
和overflow: hidden;
就能达到让过长的文本只显示前几行的效果,即“折叠”。布局
-webkit-line-clamp
的使用有几个注意点:字体
display: webkit-box;
,并将设置子元素的排列方式为-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基于第三点,在涉及到文本分段时,为了实现按指定的行数折叠,就不能把每段输出到一个block元素(好比view组件)中了。那要怎么分段呢?虽然小程序没有<br>
这种东西,但好在其text组件支持转义字符,咱们能够把每段输到一个text组件中,并在text组件结尾加上\n
来实现分段。设计
以上,总结下小程序下文本过长折叠的思路:文本过长由逻辑层判断字符数肯定,控制“全文”按钮的展现与切换。过长时应用-webkit-line-clamp
样式折叠文本,再次展开文本只要撤销该样式。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