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正视互联网

其实做为一个理工男很难关注时政消息的,对政治并无任何兴趣,只喜欢钻研技术,不过因为前段时间的中兴芯片事件让我引发了一些思考,在此抒发一下,若是有不一样的意见但愿你们留言交流。ide

如今都说是互联网时代,即将步入物联网时代,原先没有灵性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联网的功能,也仿佛具备了生机,听说IPv6的诞生会让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均可以拥有IP地址,但是不管怎样,物联网的时代都离不开CPU芯片,而偏偏在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中兴事件你们都知道我就不在此赘述了,大概意思就是中兴设备的零部件靠美国进口,而美国一旦中止原件和技术输出,中兴将面临停产的危机。而说了这么多你们也就明白了核心技术才是真正实业兴国的根本。而目前中国仍未掌握这一技术,任何一个电子产品使用的CPU都来自英特尔、AMD、高通等国外企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地域冲突,封锁技术输出,我国将面临无芯可用,一晚上回到解放前。固然华为的麒麟、海思CPU也逐渐浮出水面,但对于大规模应用仍是须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工具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仅仅靠把猪吹起来的风口是不可以让中国真正兴起的,火了几年的共享单车现在已经悄然淡出,原先好骑便宜的ofo现在已经难骑到想卸载,很多共享单车公司也已经倒闭或即将倒闭,共享经济最多只是一个方式的创新,并无真正的技术创新,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超越。这样的“创新”终究是昙花一现,现在愈来愈贵的用车费用和愈来愈少而且难骑的自行车既不会给民众带来多少的便利,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进步,只是一股热钱进入了某些人的腰包。大数据

因此我要抛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兴国还得靠实业,实业还得靠技术。小平同志30年前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辈子产力,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生产力仍是得须要提升科技水平。共享经济叫“科学技术”吗?顶多算是一种方式,他并无提高任何生产力,竟然还有人把他归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真是好笑,因此最终走向灭亡也是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一样被封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我以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由于它上面所使用到的技术不是通常人可以轻易看懂而且模仿的,这是几代人的共同研发才出来的成果。因此经过两者一对比即可发现,真正可以提高大国实力的绝对是实业,而非互联网自己。spa

因此我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互联网自己只是一个工具,它并非一个行业。如今年轻人求职总喜欢说去“互联网行业”,那么什么是互联网行业呢?同窗可能会说“BAT”啊,其实我认为这是对互联网的误解,我说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并非一个行业。首先看B,百度最主要的功能是搜索功能,其实对应的传统行业就是图书馆;A,阿里对咱们来说就是电商,对应的传统行业就是零售业;T,腾讯可能对于大众来说就是社交工具了,对应的传统行业就是邮局。为何叫互联网行业了呢,实际上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和改造,尤为是BT,如今已经不多再有人去新华书店去查资料和去邮局寄信了。可是零售业能够说从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被淘汰的,由于不管如何电商的邮寄速度和没法看到实物的缺点给传统零售业打开一扇窗。因此两会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可是我更赞同“+互联网”的说法。也就是互联网做为一个工具被附加到传统行业上,而不是传统行业做为附件附加到互联网上。由于传统行业太“沉”,挪不动,只能让轻到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互联网加到传统行业上。事件

不管是电商仍是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是“商”而不是“电”,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一切运行规律仍然是商业和经济发展的特色。互联网没法改变它所附加的行业,只是起到促进的做用。产品

那么传统行业如何“+互联网”,主要是三点:it

1、拥抱互联网。从互联网思惟开始,全面深入的了解其内涵,并恰当地运用在传统行业。电商

2、改善传统行业。“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传统行业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元素摒弃掉或者进行相应改善。class

3、关注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互联网+”事业有着明显的优点,可是同时又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虽然从长远角度来讲,它必会成为社会主流形态,可是这个转变发生的准确时间却与社会的发展情况还有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机会稍纵即逝,赶不上一个合适的“风口”,传统行业这一体型庞大的“猪”如何能飞起来。求职

对于个人本科专业能源行业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刚才说到传统行业太“沉”,个人专业所研究的产物是锅炉,巨大无比,因此对于这样的行业很明显也须要让互联网加到它身上,而不是它加到互联网身上。

能源行业属于老牌行业,自从有蒸汽机的时候就有了锅炉,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那么新旧差这么多能够和谐的融合吗?答案是确定的。能源的短缺令人们愈来愈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而节能就意味着减小能源的浪费,使能源尽量高的利用,在以前的科研中,人们每每纠结于如何提升热效率,减小传输中的热消耗,而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当中这一方面愈来愈难以提升,甚至每提升0.1个百分点就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互联网的运用却使得人类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节能,那就是减小浪费。众所周知,冬季的供暖不少地区都采用按面积收费,那就意味着不管你用或不用都收那么多费用,这就形成一种极大的浪费,冬天供着暖开着窗。那么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能够按照热量收费,计算粒度更细,供热效果更好,能源节省最多。这就是智慧物联在供热方面的应用。其实,除此以外就是夏季的供冷,咱们一直呼吁26℃是人体最温馨温度,其实在有些状况下还能够更加智能,因为大数据的引入,能够智能分析家庭、办公区的人数、需冷量等,用更加细粒度的温度调节去供冷,也避免了因温差过大引发的空调病,可谓是一箭双雕。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场景均可以与互联网结合,咱们应该作到适时地利用它而不是排斥他。

也但愿更多的人投入到对传统行业的研究中去,并结合互联网的特色去给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活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风口。把这个工具用在更加须要它的地方,才是对互联网的尊重。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