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常常难以和平共处,面和心不和是最好的状态了。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就像一对天生的死对头,但平常工做中又不得不紧密合做。html
当且只有这两位和谐共处,才能真正打造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然而,想要保持这种“和谐”状态又谈何容易?今天不是产品经理以为程序员太懒了,明天就是程序员抱怨产品经理改需求。程序员
网上传的那个程序员跟产品经理打架的视频,你们必定都看过了,但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对于需求理解的思惟体系、语言体系,确实存在很大的不一样。编程
下面咱们举个例子,来讲明一下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之间的“思惟代沟”。网络
从“产品经理让程序员买包中华”这个需求提及编程语言
如今有个需求:一包中华 45 元,产品经理拿出 50 元,让程序员去买包烟,而后把找的 5 块钱拿回来。网站
产品经理以为很是简单,一句话的事,而对于程序员而言,会想不少:spa
50 元是否是假钱?设计
若是不是假钱,去哪买烟?3d
若是去报刊亭买烟,报刊亭关门了,是回去给产品报告仍是一直找?视频
若是这里的一包中华是 40 元,或者一包中华是 50 元,买不买?
无论多少钱都买?仍是征求产品经理赞成后再买?
怎么判断买的烟不是假烟?
仍是无论真假买了一包中华就算?
买了以后是邮寄给产品经理?仍是本身给带回来?仍是让顺道的同事给捎回去?
若是买回来的是 50 元一包的中华,产品经理嫌贵了怎么办?
若是买回来的是 40 元一包的中华,是给产品经理退 5 元钱仍是 10 元?
若是产品必定要 45 元的中华怎么办?
若是产品经理忽然不想要这烟了,让你退回去怎么办?
若是卖烟的人不退怎么办?
若是产品经理让你退了,从新在别的地方买一包怎么办?
若是卖烟的老王退了,可是再没有别的卖烟的地方了怎么办!
若是又找到一个卖烟的地方而且一包中华也是 45 元,带给产品经理以后产品经理据说你是从报刊亭买的,他要抽 7-ELEVEN 买的烟怎么办?
……
你会发现问题没完没了...
看到这儿,不少人可能会说程序员太死脑筋了,产品经理所说的中华 45 元,给你 50 元,买完找 5 元,多么简单的需求。
但这个理解是基于上下文语境、基于人类生活习惯、基于生活常识的。产品经理的潜台词是说:找最近的卖烟的地方,买一包 45 元的不是假烟的中华烟,而后把找的 5 块钱给我。
而程序员每天和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它没有情感,不会理解人类的语言环境、生活习惯、生活常识,程序只会严格按照它的语言规则、编译原理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地往下执行。
若是没有分歧,一切稳当,若是有分歧,完蛋了...
人类进化造成的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等这些本能,计算机及编程语言都不具有。它就认准程序员写的程序,乖乖地听你程序,指哪打哪,这是在需求肯定的状况下。
若是程序员正在买烟的路上,产品经理打电话说:“剩下 5 块钱回来再买瓶水。”
那以前全部的逻辑,程序员就又得再执行一遍;若是产品经理过一下子又打电话说再买个面包,那程序员又得折腾了...
好比:程序里面写死了,从线路 1 去西大街,买完烟沿线路 2 返回。
可是,正当程序员沿着线路 2 返回途中,产品经理说再买点零食回来,程序员就傻眼了!!!只能程序从新设计,沿线路 2 再出发去买零食。
有时候这么一想,编程真是一门艺术活。网站被黑,若是产品经理可以这么思考的话,应该就不会再拍脑壳提需求了。动漫资源,最后,跟小编一块儿经过一副漫画看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宿命之战。
宿命之战:程序员 VS 产品经理
不管对产品经理仍是开发来讲,在互联网公司生态里,每一次的追逐、围攻都是对双方生存能力的严格检验!每一次抵抗、反击都是对双方软弱、过剩的筛选!
产品经理のShow Time
开发のShow Time
罪状展现
臆想时间
第一回合:需求之战
第二回合:时间之战
第三回合:知识之战
第四回合:嘴炮之战
第五回合:数据之战
第六回合:引诱之战
第七回合:网络之战
最终回合:大 BOSSの现身
次日,老板办公室......
开发家......
某医院......
晚上12:00
结尾的话:优秀的产品和技术,都是公司的灵魂。小小的摩擦,本质上是劳资关系与雇佣关系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须要你们上下一心,剑指外敌,以理服人,感化老板,争取少走一些弯路。
企业中,产品和开发的关系,就像长者和记者,一时瑜亮,彼此缠斗、彼此成就。
不能作到彼此理解,但至少能彼此尊重,更加顽强地捍卫本身的角色立场,直到硝烟散去后,共温一壶酒,互联网寒冬降临之际,坚决屹立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