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架构ToR和EoR【总结】

一、前言服务器

  最近在看《云数据中心网络技术》,学习了企业数据中心网络建设过程,看到有ToR和EoR两种布线方式,以前没有接触过,今天总结一下。网络

二、布线方式架构

ToR:(Top of Rack)接入方式就是在服务器机柜的最上面安装接入交换机。分布式

EoR:(End of Row)接入交换机集中安装在一列机柜端部的机柜内,经过水平缆线以永久链路方式链接设备柜内的主机/服务器/小型机设备。EoR 对设备机柜须要敷设大量的水平缆线链接到交换机。oop

 

三、对比性能

  EOR布线方式的缺点:从服务器机柜到网络机柜的铜缆多(约有20-40根铜缆),且距网络机柜越远的服务器机柜的铜缆,在机房中的布线距离越长,由此致使线缆管理维护工做量大、灵活性差。学习

  TOR布线的缺点:每一个服务器机柜受电源输出功率限制,可部署的服务器数量有限,由此致使机柜内交换机的接入端口利用率不足。在几个服务器机柜间共用1-2台接入交换机,可解决交换机端口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增长了线缆管理工做量。云计算

  从网络设计考虑,TOR布线方式的每台接入交换机上的VLAN量不会不少,在网络规划的时候也要尽可能避免使一个VLAN经过汇聚交换机跨多台接入交换机,所以采用TOR布线方式的网络拓扑中,每一个VLAN的范围不会太大,包含的端口数量不会太多。但对于EOR布线方式来讲,接入交换机的端口密度高,在网路最初设计时,就可能存在包含较多端口数的VLAN。设计

  TOR方式的接入交换机数量多,EOR方式的接入交换机数量少,因此TOR方式的网络设备管理维护工做量大3d

       随着用户数据业务需求的猛增,数据中心机房服务器密度愈来愈高,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趋势日益流行,使得服务器对应的网络端口大大增长,而且增长了管理的复杂性,另外以太网(LAN)与光纤存储区域网络(SAN)的融合也愈来愈常见,这就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网络拓扑结构与之相对应。在云计算的大潮下,这种分布式架构的业务扩展性极强,要求的服务器数量也愈来愈多。例如新的Apache Hadoop 0.23支持6000~10000台服务器在一个集群内,海量的服务器数量要求充分利用数据中心机柜空间的同时,海量的业务数据也须要更快更直接的高性能链路把数据传送到网络核心。在这样的趋势下,显然ToR更加适用,在业务迅速扩展的压力下,ToR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实现网络的更快速扩展。

四、参考资料

http://blog.51cto.com/dannyswallow/1731777

http://www.excitingip.com/2802/data-center-network-top-of-rack-tor-vs-end-of-row-eor-design/

http://blog.51cto.com/cteam/674194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