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C 语言中的指针

我想对不少学习C语言的新手来讲,指针无疑是一个难点。可是,我以为指针也是C语言特别重要的一个特性。也许,你在除了C和C++之外的编程语言中,不多看到指针。而C++中,也多用引用,而非指针。指针,做为一种高效的工具,可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够大大提升程序效率,但用的很差,就是不少bug的滋生地。编程

这或许也是人们对指针褒贬不一的缘由吧。就我我的而言,我仍是很喜欢这个特性,由于我须要常常和硬件以及一些底层的软件打交道。这个时候,指针便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指针的知识不少,有一本经典的书叫《C和指针》,若是有兴趣能够读一读。这里,我主要总结一些如何去解读指针(说实话这个东西实在是很容易让人困惑)的方法,一方面给本身作查询用,另外一方面,但愿能够给别人一些帮助。数组

一,基本概念编程语言

关于指针的基本概念,我就不详细介绍了,由于有许多书都介绍的很详细。这里我只介绍一部分。指针指向一个地址,而指针自己在大多数系统上都是一个无符号整数(在32bit机上是4byte,在64bit机上是8byte)。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讲明其机制:函数

在上面的例子中,先定义了一个指针p,它的类型是int,也就是说它只能指向一个int型的变量,而不能指向其余类型的变量。最后咱们将a变量的地址赋给p。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两个内存块,一个是存放指针p的内存(用&p可获得内存地址),一个是存放a的值的内存块(用&a能够获得内存地址)。而第一个内存存的p的值通过赋值语句后也就是&a的值了。另一个注意点是, *(星号)和变量类型以及变量名之间能够有任意个空格,也能够没有。好比下面三种方式都是同样的:工具

在上面的例子中,先定义了一个指针p,它的类型是int,也就是说它只能指向一个int型的变量,而不能指向其余类型的变量。最后咱们将a变量的地址赋给p。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两个内存块,一个是存放指针p的内存(用&p可获得内存地址),一个是存放a的值的内存块(用&a能够获得内存地址)。而第一个内存存的p的值通过赋值语句后也就是&a的值了。另一个注意点是, *(星号)和变量类型以及变量名之间能够有任意个空格,也能够没有。好比下面三种方式都是同样的:学习

解读方法:指针

看下面一个例子:blog

二,数组首地址a,&a,&a[0]内存

注:a,&a,&a[0]的含义虽然不一样,可是他们三个的值是相等的!编译器

以int a[3]为例说明:

  1. a做为右值时,表明数组首元素的首地址,而非数组地址。 也就是a[0]的地址。int i = (a+1),这里a是右值,因此表明首元素的首地址,a+1表明下一个元素的首地址,即&a[1]。

  2. a是整个数组的名字。因此sizeof(a)的值为sizeof(int) * 3 = 40,表明整个数组的大小。

  3. &a即为取a的首地址,也即整个数组的首地址。因此sizeof(&a) = 4。 int p = (int)(&a+1)中的&a+1表明下一个数组的首地址,显然是越界的。

  4. &a[0]表明首元素的首地址。 因此sizeof(&a[0]) = 4。

  5. &a[3],很显然数组越界了,但它的sizeof是多少呢? 也是4,由于关键字sizeof求值是在编译的时候,虽然并不存在a[3]这个元素,可是这里并无真正访问a[3],而是根据数组元素类型来肯定其值的。因此sizeof(a[3])不会出错。

  6. a[-1]表明什么意思?首先要明白下标的形式被编译器解析成指针的形式,即a[1]被解析成(a+1)。那么,a[-1]被解析成*(a-1)。

关于数组首元素的首地址和数组的首地址的区别:其实,数组首元素的首地址和数组首地址的值是相同的,即&a[0]和a(以及&a)是相等的,可是而这含义不同。首元素的首地址加1后,是第二个元素的首地址(之因此一直说首地址,是由于有的类型存储时会占多个地址),但数组的首地址加1后是“下一个数组的地址”,这里的下一个数组只是为了说明加1时加了整个数组的大小,而不是一个元素的大小。

有一点比较容易混淆:a虽然表明整个数组,但(a+1)却表明下一个元素的首地址,即和(&a[0]+1)同样,下一个数组的形式为:(&a+1)。 下面以一个程序来讲明:

输出结果:

说明(下面的行数只计算main函数内有代码的行):

  1. 程序第1行定义了一个具备3个元素的整型数组。

  2. 第2行打印了long型的大小。由于我是64bit的,因此一个long是8byte。

  3. 第3行打印了*(a+1)的值,结果和a[1]的值相等。说明a虽然表明整个数组,但做为右值时,的确表明首元素的首地址。

  4. 第4行输出值为12,是整个数组的大小。

  5. 第5行打印了一个出界元素的大小,没有报错,验证了上面第5条。

  6. 第6行打印了a[-1]和*(a-1),输出值相等。验证了上面第6条。

  7. 第7行打印了a和&a[0],值相等。说明数组的首地址和首元素的首地址是相等的。

  8. 第8行打印了a,(a+1),(&a+1),由结果就能够看出首元素的首地址加1是加了一个数组元素的大小,而数组首地址加1是加了一个数组的大小。

三,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

指针数组: 首先它是一个数组,数组的元素是指针,也成为“存储指针的数组”。

数组指针: 首先它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数组,也能够理解为“数组的指针”。 也能够利用前面的“解读方法”去分析。

四,函数指针和指针函数

函数指针: 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指针函数: 带指针的函数,也就是返回指针的函数。

五,指针常量和常量指针

怎么记?

  1. 能够先把类型名去掉,而后看const离谁近,就修饰谁。

  2. 也能够const在*左边的为常量指针,const在*右边的为指针常量。

三~五的万能钥匙

其实,关于“指针数组与数组指针、函数指针与指针函数、指针常量与常量指针”的判断,有一个万能钥匙。那就是根据咱们强大的中文语法:前边是修饰词,后边才是主语。好比“指针数组”,前面的指针只是修饰词,后面的数组才是主语,因此它是一个数组。

六,野指针

野指针指没有肯定指向的指针。形成野指针的状况有:

1. 指针变量建立但没有初始化。

2. 指针p被free或者delete以后,没有置为NUL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