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

传统的交互设计流程中,比较看重从设计目标创建到最终方案推导过程的逻辑性、终端用户体验与用户心理认知模型的匹配性等,相关的 UCD 设计方法不少,而基本框架则是大同小异。在规模较大的公司与设计团队里,做为交互设计师的咱们也习惯了运用这种循序渐进、环环紧扣的推导方式,帮助本身有理有据地应对各类「为何这么作」的挑战。html

但在实际工做中,并非每个项目都是按照理想化的线性设计流程执行,除去平常迭代类的需求,即便在相对完整的项目里,依靠某个灵光一现的想法或者老板一句命令而启动的状况并很多见,当遇到这种状况时,有些交互设计师会尝试进行一些反向推导(先有结论,再找支撑结论的缘由)来强行圆回本身习惯的设计流程,下降在评审中遭到挑战的可能性,即便本身心里并不认同这样作。设计模式

但是,被咱们奉为圭臬的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当我还原了一下本身在工做中处于沉迷运用各类方法阶段时的状态时,我开始意识到:我之因此喜欢这么作,更重要的缘由是为了减小本身在设计中犯错和遭到挑战的几率、加强对别人的说服力、完成本身的专业沉淀等,而不是设计出真正令用户喜欢的产品。再回顾那段时间的设计产出,虽然貌似专业正确,却多少存在循规蹈矩、缺少惊喜、创新性不足等缺点,没有灵气和触动人心的感受。而随着改变这种局面的冲动感愈来愈强,我开始感到传统交互设计思惟可能并给不了我想要的答案,甚至可能就是形成这种桎梏的缘由,我须要从中跳出来,寻找全新的出路。架构

突破惯性束缚框架

做为交互设计师的咱们,经常把「设计原则」、「平台规范」、「用户习惯」一类词汇挂在嘴边,对各类常见组件和设计模式熟稔于心,致力于下降用户认知和学习的成本、提升产品可用性等。这样作是咱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固然没有错,却也可能形成一些潜在问题:体验趋同、缺少亮点、审美疲劳等。布局

举个已经烂俗的海报设计例子,在咱们的认知习惯里,海报一般都会用各种色彩来营造强烈视觉冲击力,但当一整面墙都贴满了五光十色的海报,再加一张有着绚烂色彩的海报,就远不如一张黑白海报冲击力强了。在咱们的设计工做中也会有类似的状况,好比不少官网、APP 都喜欢用一个通栏大 Banner 来渲染气氛,清一色的首屏布局等,从设计原则、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这样作并无什么错,可却看不到什么差别化的创新亮点。学习

APP 「表态」是我以为作得比好好的一个案例,不少投票、话题类的 APP 都喜欢用封面图、大色块等渲染气氛,表态却坚持轻量设计的理念,在标题区进行大块留白,总体风格都是轻色彩、轻字体、轻背景,反而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注意力。测试

另外一方面,设计原则、用户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咱们须要保持对最新设计趋势的关注,而不是陷在一些陈旧的思惟框架里面。好比说「首屏线」,在之前 PC端页面设计时很是重要,但近年来随着不一样屏幕尺寸的终端设备日益丰富、用户滑屏浏览习惯逐渐养成,已经迅速成为了一个过期的概念。字体

随着用户体验设计标准化趋势的加强,只会沿袭既有设计模式、对用户习惯惟惟诺诺,而不能洞察问题本质、关注趋势变化、勇于突破常规的交互设计师,空间恐怕只会变得愈来愈小。网站

学习视觉思惟设计

交互视觉岗位界限的模糊化也是如今的一个趋势,做为一个实习生时期就在出各类高保真设计稿的交互,我一直觉得本身仍是算懂一点视觉的,后来才意识到我所谓的懂,不过是一点技巧层面的东西,在思惟方式上我仍然是彻头彻尾的交互设计。

最近读了几本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书中的一些网站设计案例给了我较深的印象,在设计流程上,区别于咱们工做中经常根据产品/运营限定的内容来作梳理分类、优先级划分进而出方案、测试获取反馈等,这些案例先集中于创意发散,设计开发出几种彻底不一样风格的方案,在创意肯定经过后,再和客户一块儿编辑填充内容。工做实践中,有时候虽然业务需求尚未彻底明确,做为设计师咱们也能够考虑适当抢跑开始探索,围绕核心目标尽量多地发散想法、出概念稿等,而若是老是被动等到需求肯定,在内容优先级的梳理取舍上可能就要花去大量沟通精力,也不会有多少探索不一样创意的时间了。

视觉设计师们在工做中常常会定义一些品牌基调、设计关键词等,我以为这个其实在交互设计阶段就能够考虑和渗透进去,思考怎样在合适的场景以合适的行为传达给用户相应认知,融入更多的感性思惟,赋予最终方案更多的「灵性」,而不仅知足于出一份仅仅是推导完整、逻辑架构清晰、符合可用性原则、考虑特殊场景的交互设计稿。

灵感驱动设计

咱们在设计流程中讲究目标驱动、用户驱动、业务驱动等,但其实还有一种不那么符合规矩的「灵感驱动」,好的设计方案并不必定是经过某种固定的方法流程推导得出,也多是不知何时灵光一现而促成。

灵感并不是唾手可得,经历过「想法枯竭」和「想法爆棚」两种不一样状态的我,感受很重要的一点是须要养成随时随地思考记录的习惯,事实上,这半年来我产生的几个最喜欢的设计灵感,不多有在工位电脑前敲敲打打得出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洗澡时忽然想到一个点子,而后一洗完就迅速打开电脑画原型作 Demo,把想法快速记录表达出来。

还有一些小技巧好比使用纸笔而非软件、限定时间等,均可以起到必定的激发灵感做用,不过最重要的仍是多看多想,培养丰富的阅历和活跃的思惟。

总结

从传统交互设计流程中适当跳出并不意味着背道而行,相反,传统交互设计思惟也能够反过来帮咱们纠正过去剑走偏锋的地方,避免作出一些过于注重创意表达、突破常规却违背了基本可用性原则、用户认知理解困难,「为设计而设计」的方案,让理性与感性造成协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的设计。

文章来源:http://www.haitaoit.com/news-detail-3462.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