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理论(一)

关于基础理论一二三,都已经从新整理更新到了基础知识总结,传送门:http://www.cnblogs.com/imyalost/p/6144862.htmlhtml

 

一、什么是软件编程

定义: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程序+数据+相关文档)数据结构

程序: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框架

数据: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运维

文档: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工具

 

二、软件的生命周期性能

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开发阶段)、单元测试

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测试

 

三、什么是软件测试编码

定义:软件质量保证的一种手段

目的:发现错误以及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

 

四、软件测试的方法

1)用试题检查法

2)用新旧两个系统作平行处理检查

3)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测试

 

五、软件测试有哪几个阶段(任务)

1)制定测试大纲(测试计划)

2)制做测试数据(测试方案)

3)单元测试(程序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进行)

4)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这两个阶段重合性较大,能够归为一类)

5)集成测试(子系统测试)

6)系统测试

7)验收测试

8)测试报告

9)向下阶段提交系统运行、维护用户手册

备注:能够分为产品→开发→测试→运维

 

六、软件测试工做流程图

立项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编码&单元测试阶段→集成测试阶段→系统测试阶段→验收测试阶段→结项总结阶段

 

七、自动化测试的优势

提升工做效率,减小人的手工劳动,节省时间和成本

 

八、自动化测试的过程

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框架搭建→测试—调试测试→评估

 

九、自动化测试的优势

1)能执行更多更频繁的测试, 使某些测试任务执行方式更高效

2)能执行一些手动测试困难或者不能作的测试

3)任务自动化,使测试人员投入更多精力设计测试用例,提升测试准确性和人员积极性

4)具备一致和可重复性特色,更客观,提升软件信任度,仍存在必定局限

5)不能取代手工测试,不能自动化全部的测试(如只是偶尔执行测试,或需求常常变更,不稳定,或者须要大量手工参与时)

6)自动化测试工具只能执行命令,而手工能够在测试中判断测试的输入是否正确,以及改进测试,还可处理意外事件

7)对质量依赖较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施自动化才有意义

8)自动化测试须要在整个测试系统成熟稳定后,工做效率才会随着测试执行次数的增长而提升

9)自动化测试的成本可能高于手工测试 

 

十、自动化测试技术

 录制/回放、脚本技术、数据驱动(data driven)、关键字驱动(keyworddriven)、业务驱动

 

十一、自动化测试的级别

1)捕获和回放

2)捕获、编程和回放

3)编程和回放

4)数据驱动的测试

5)使用动做词的测试自动化

 

十二、自动化测试方案选择须要考虑的方面

1)项目的影响(可否帮助项目进度、覆盖率、风险)

2)复杂度(是否容易实现,包括数据和其余环境等)

3)时间(实现自动化须要多少时间)

4)早期需求和代码的稳定性

5)维护工做量(代码可否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6)覆盖率

7)资源(是否拥有足够的人力、硬件和数据资源来运行自动化测试)

8)执行(负责执行的人员是否有足够的技能和时间去运行)

 

1三、自动化测试的重点

1)搭建测试环境,测试场景

2)测试用例

3)测试结果的验证

4)自动化测试的流程以及执行

 

1四、自动化测试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工具的选择

二、测试用例脚本编写

三、测试脚本的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